在功德林中,有哪两个人表现很好,可没能在首批特赦?
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两个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就是机电专家理工男叶立三和神机妙算罗盘将军蔡守元,这二位一个严肃得近乎古板,另一个滑稽得近乎可笑,但他们却是功德林里给大家留下比较深刻印象、表现也不错的两个战犯。看到最后,人们不禁生两个疑问:为什么首批特赦的战犯中不包括叶立三和蔡守元?他们的历史原型又是谁?
蔡守元这个人比较搞笑,搞笑得不像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更不像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曾经带领一旅人马杀入重围救出光头凯申的悍将。这个人没事就算一卦,罗盘被收缴,他还能在帽子里藏三个铜板,继续摇卦。其实他的铜板即使不藏起来,也没人会过问,因为就是没有铜钱,他用木头削三个元宝形的东西,也能“重操旧业”。
除了跟周养浩徐远举关系不睦之外,蔡守元在功德林里如鱼得水,眼高于顶的黄维也会找他算卦,就连一向严厉的副所长胡大树,也跟他私交不错。胡大树除了跟贺政委、王英光开玩笑之外,唯一能让他露出真诚笑容的,就是蔡守元。陈玉生送给蔡守元一袋大枣的时候,胡大树还拿他开涮:“你的待遇比我还好,这么好的大枣,我可没收到。”
胡大树还笑着婉拒了蔡守元送上的大枣:“你吃你吃,你留着吃。”能让苦大仇深的胡大树露出灿烂笑容的战犯,仅蔡守元一个。而胡大树之所以对蔡守元高看一眼,那是因为他们有过并肩战斗的情义,为了保护蔡守元,战士陈玉生还身负重伤。
也正是那次并肩战斗的情义,让胡大树看清了蔡守元的价值:只要他看出力,威力能顶得上一个师——他只是给对方一个军长算了一卦,数万敌军就乖乖地放下了武器,所谓“高射机枪部队”,纯粹是蔡守元从报纸上搬运过来的。
很多人都认为,凭着蔡守元这次劝降之功,他应该是第一批被特赦的,但是蔡守元并不在名单之内,直到最后一批黄维都被释放了,我们也没看到蔡守元的下落。
与蔡守元类似的,还有叶立三。这位叶立三认为“只有两种人承担战争罪行,一种是战争决策者,另一种是在战争中滥杀平民,毁坏历史文明的。这两种人我都不是。”结果被刘安国一句话憋了回去:“我问你,当年你带部参加莱芜会战的时候,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有这事儿吧?”
叶立三这个德国学成归来的理工男,有一股子较真儿精神,他认为自己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抛下一切成见,热情地投入了灯泡厂建设中。通过灯泡厂建设,叶立三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大家对他的印象,俨然成为了灯泡厂实际的总工程师,帮着王英光的弟弟(灯泡厂厂长)一起跟大毛派来的顾问大妈据理力争,那时候他的立场,已经完全转变。他在灯泡厂的改造和扩建工程中,几乎有了最终话语权,这贡献,虽然不如蔡守元兵不血刃劝降了西南一军之众的敌军,但是比起其他人,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跟蔡守元一样,叶立三也没有出现在第一批特赦的十人名单中。那么第一批从功德林走出去的十个人都有谁呢?这一点真实的历史和电视剧一模一样。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到,功德林里首批特赦的有十个人,他们分别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芨、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
这十个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是正规军事院校出身,除了武备学堂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陈长捷,其余九位都是黄埔毕业:杜聿明、宋希濂、曽扩情、周振强黄埔一期;王耀武,黄埔三期(卢浚泉虽然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毕业,但后来入黄埔轮训班,留校任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应该算黄埔二期或三期); 郑庭笈、邱行湘黄埔五期; 杨伯涛,黄埔七期。
第二、这些人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虽然“功是功过是过”,但是其历史功绩不会被遗忘,所以第一批被特赦,合情合理。
叶立三跟蔡守元没有被第一批特赦,原因有两个,其一,他们在功德林里做出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确实没办法跟前面说过的十位在抗战中的贡献相比。第二,并不重要,但也不能不考虑,因为这两个人物是综合了许多人的经历和特点衍生出来的。
《特赦1959》是一部比较严肃的历史片,如果把叶立三蔡守元列进去,就违背了起码的历史真实——电视剧可以汇总融合而衍生出一个有特点的人物,但是却不能违背起码的历史真实,这跟《飞虎神鹰》和《亮剑之雷霆战将》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好像根本就没有播出。
叶立三的原型不好找,但是“每次打仗之前都要算一卦”的“蔡守元”,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个人名字叫张淦,他的外号就叫“罗盘将军”。
这位罗盘将军张淦,资格可是老得不能再老,官职也不比杜聿明黄维王耀武低,此人给陆荣廷当过少校副官,后来加入桂系,先后任第八军、第四十八军参谋长、第七军军长,后来还当过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兵团司令官。
正像对联里写的那样,“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张淦后来也进了功德林,但是他没有熬到第一批特赦,在1959年2月,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