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部文学作品中,一个人物作介绍

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作介绍,不少于150个字。帮帮忙,感激不尽答得好的有加分........ 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作介绍,不少于150个字。

帮帮忙,感激不尽
答得好的有加分.....
展开
 我来答
伴罗庄18
推荐于2016-11-17 · TA获得超过6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毋庸置疑的当然是曹操了,在《三国演义》中,由于罗贯中的丑化,使得很多人都排斥曹操,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人。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曹操凭在乡中的威望,召集乡众,以镇压黄巾起义军为名,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从此,曹操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有了和各诸侯逐鹿中原的实力了。后来,曹操号召诸侯,共讨董卓。
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诸侯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曹操一生戎马生涯,深暗兵法,多智多谋且多疑,最突出的还是他的驭人之术,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作为一名诗人,曹操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匿名用户
2007-03-03
展开全部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397463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吾乃公子扶苏
2013-02-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毋庸置疑的当然是曹操了,在《三国演义》中,由于罗贯中的丑化,使得很多人都排斥曹操,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人。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曹操凭在乡中的威望,召集乡众,以镇压黄巾起义军为名,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从此,曹操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有了和各诸侯逐鹿中原的实力了。后来,曹操号召诸侯,共讨董卓。
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诸侯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曹操一生戎马生涯,深暗兵法,多智多谋且多疑,最突出的还是他的驭人之术,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作为一名诗人,曹操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佐看佑看
2007-02-25 · TA获得超过15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0万
展开全部
具体一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蛊惑迷心
2007-02-24 · TA获得超过1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