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中,朱允炆成功逃出了南京城,会怎样?
在明朝历史上,一场靖难之役,让原本作为大明第二位皇帝的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神秘消失。而作为藩王的朱棣,则是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而后又开创了著名的永乐盛世。
这场以建文帝削藩而直接引发的靖难战争,个中细节,直到今天,依然让我们这些后人浮想联翩。在战争初期,建文帝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不但掌握了国家机器,而且兵力上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燕王朱棣,则只是一个没有实际辖境的藩王,手中可用之兵,也不过寥寥两三万而已。
但是,这次战争的结果,却是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我们这些后人,也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当时朱棣攻入南京城后,朱允炆没有选择自焚,而是选择逃出南京的话,后来会不会有机会翻身呢?
1.朱允炆的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
靖难之役的最后结果,虽然是以燕王朱棣的胜利告终。但实际上,从最初燕王朱棣起兵,一直到最后朱棣攻陷南京,整个过程当中,其实一直都是朱允炆实力占优。
而且,这个优势大得惊人。
在靖难之役初期,朱允炆所拥有的,是整个大明帝国。麾下随时可以调动的军队,数量至少在六十万以上。如果再加上常年戍边的边军,如云南的沐家军之类,朱允炆全力之下能够调动的军队,绝对是超过百万之众!
但朱棣方面,能够调动的直属军队,仅仅只有不到五万。这五万军队当中,真正战力较为强大的正规军,更是只有不到两万。即便后来燕王朱棣,挟持了宁王之后,控制了强大的朵颜三卫,手中可用之兵也不超过十万。
也就是说,双方兵力的差距,至少在十比一以上。就算朱允炆单纯靠人命去堆,理论上也能轻松打赢这场仗。
但问题是,朱允炆最后恰恰打输了。
朱允炆之所以会失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身边猪队友太多。如黄子澄、齐泰之流,虽是所谓的大儒,学问做的很好,但在国事上,却堪称白痴!而且,为了让朱允炆顺利即位,先帝朱元璋曾经对军方将领进行过大规模的清洗。这就使得靖难之役当中,朱允炆根本无将可用,只能用李景隆之类的蠢货。
而这种有兵无将的局面,带来的就是一连串的惨败。可以说,朱允炆的失败,绝大部分的责任,要归咎于他身边的这群猪队友。
2.即便失去南京,朱允炆的实力依然强于朱棣
在正史上,朱棣打到南京之后,南京守将李景隆直接开门献降。导致南京城当时空有十余万守军,最终却不战而降。
南京不战而降的结果,就是朱允炆直接选择一把大火烧掉的皇宫,自己也下落不明。
但是,如果朱允炆当时选择离开南京,结果又会如何呢?
客观来说,朱棣当时能够打到南京城下,其实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的。在靖难之役的前三年,朱棣南下的步伐其实并不算快,始终没有打过济南。后来正是因为朱棣果断选择绕过济南,直接带领大军进攻南京,才导致靖难之役一战功成。
所以,就算朱棣占领了南京,朱允炆的实力,依然强于朱棣。当朱棣打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朱允炆其实已经开始召集各路军队入京勤王。只要南京城能够再坚守一个月的时间,等待朱棣的,只有被围歼于南京城下的下场。
如果朱允炆选择离开南京,继续抵抗,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朱允炆依然占优。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调集来的军队,至少可以超过四十万。相比于朱棣打到南京城下不过区区五万之众,仍是胜算极大。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哪怕打下了南京城,朱允炆依然是正统皇帝,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在民心上,胜过朱棣太多。
3.朱允炆本身性格有致命缺陷
拥有如此大的优势,不管是军事力量还是民心,朱允炆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那么,朱允炆当时要是没有选择死在南京的话,会不会就是另外一种结果呢?
这倒也未必!
客观来说,朱允炆的失败,虽然绝大多数原因,都要归咎于他身边的那些猪队友。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朱允炆本身。
和饱经沙场的朱棣不同,朱允炆从很小开始,接受的就是传统儒家文化教育。这使得朱允炆性格过于迂腐,而且也缺乏御人的能力。正是因为朱允炆的用人失误,才导致他明明占尽优势,最后却一败涂地。
所以,就算朱允炆能够逃出南京城,顺利召集大军,继续和朱棣进行战斗。只要朱允炆还是如过去一样,无法真正知人善用,再多的军队,最后也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所以,就算朱允炆能够逃出南京城,最后也不大可能成功翻盘,最多也就是将失败的时间,拖得更久一些而已。
2024-11-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