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格锻炼评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幼儿园儿童体格锻炼非常重要,但存在两个问题:1、教师重技能轻体能;2、医生不会正确测量体能(活动量)。以下就简单谈一下体能(活动量)的测量,以及体能设计的一些技巧。
一、活动量
(一)活动量的意义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体能),是指幼儿在一次体育活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锻炼效果好坏,往往取决活动量的大小,如果活动量太小,不用动员内脏的潜力就可以负担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机能的目的,因此收不到锻炼的实效;如果活动量过大,在安排锻炼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超过儿童生理负担的极限,则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因此在体格锻炼中控制好儿童的活动量是很有必要的。
(二)安排活动量的一般原则
1、掌握规律
体育活动应根据人体生理功能活动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幼儿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特点,一般是上升时间短而快,最高阶段延续时间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较低。因此,安排活动量时,要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较好的锻炼的效果。
2、 遵循的原则
(1)根据幼儿年龄调控活动量
(2)根据季节调控活动量
(3)根据器械调控活动量
(4)根据个体差异调控活动量
(三)判断活动量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这是幼儿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脸色,表情,出汗,呼吸特征,动作的协调性等。
2、脉博测定法
脉博测定法是生理测定法中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脉博频率是机体对运动量反应最强的信息指标。具体测定步骤如下:
(1)选定被测对象,一般选一名班内体力中等水平的幼儿。
(2)活动前5分钟,测其相对安静时的心率。一般测10秒钟,计算时换算次/分。
(3)活动中定时测,一般测5次以上,动作要快,要测幼儿的即刻心率。
(4)活动仃止后,继续测二次,即活动后五分钟和十分钟。
(四)幼儿活动中调节活动量的常用方法
活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锻炼项目的设计结构与设计理念。再设计体格锻炼项目时,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相结合;
3、肢体运动与器械运动相结合;
4、技能锻炼与体能锻炼相结合;
5、重心变化原则。
当然,练习密度、数量、强度、时间、质量和情绪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活动量的大小。因而在每次活动中,可以通过改变练习密度
一、活动量
(一)活动量的意义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体能),是指幼儿在一次体育活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锻炼效果好坏,往往取决活动量的大小,如果活动量太小,不用动员内脏的潜力就可以负担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机能的目的,因此收不到锻炼的实效;如果活动量过大,在安排锻炼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超过儿童生理负担的极限,则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因此在体格锻炼中控制好儿童的活动量是很有必要的。
(二)安排活动量的一般原则
1、掌握规律
体育活动应根据人体生理功能活动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幼儿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特点,一般是上升时间短而快,最高阶段延续时间较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较低。因此,安排活动量时,要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较好的锻炼的效果。
2、 遵循的原则
(1)根据幼儿年龄调控活动量
(2)根据季节调控活动量
(3)根据器械调控活动量
(4)根据个体差异调控活动量
(三)判断活动量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这是幼儿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脸色,表情,出汗,呼吸特征,动作的协调性等。
2、脉博测定法
脉博测定法是生理测定法中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脉博频率是机体对运动量反应最强的信息指标。具体测定步骤如下:
(1)选定被测对象,一般选一名班内体力中等水平的幼儿。
(2)活动前5分钟,测其相对安静时的心率。一般测10秒钟,计算时换算次/分。
(3)活动中定时测,一般测5次以上,动作要快,要测幼儿的即刻心率。
(4)活动仃止后,继续测二次,即活动后五分钟和十分钟。
(四)幼儿活动中调节活动量的常用方法
活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锻炼项目的设计结构与设计理念。再设计体格锻炼项目时,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匀速运动与变速运动相结合;
3、肢体运动与器械运动相结合;
4、技能锻炼与体能锻炼相结合;
5、重心变化原则。
当然,练习密度、数量、强度、时间、质量和情绪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活动量的大小。因而在每次活动中,可以通过改变练习密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