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患者如何康复训练?

 我来答
robert呵呵
2021-09-02 · TA获得超过8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55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47.5万
展开全部

小脑萎缩(cerebellar atrophy)准确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的表现。既可见于一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也可见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脑炎的后期及某些药物中毒等,甚至某些临床无症状的人,影像学检查也可见到小脑萎缩,尤以老年人多见。其共同特征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可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小脑萎缩。由于小脑主要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因此小脑萎缩患者临床多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

病因

1.遗传性:如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

2.变性性: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

3.缺血缺氧性:一氧化碳中毒。

4.药物中毒:苯妥英钠。

5.炎症性:急性小脑炎后遗症。

6.酒精中毒:酒精性小脑变性。

7.其他: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站立不稳,摇晃,并足站立困难,一般不能单腿站立;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腿远分,左右摇摆,双上肢屈曲前伸如将跌倒之状;辨距不良,动作易超过目标,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书写时颤抖,字迹不规则,写字越来越大。

2.小脑性构音障碍

吟诗样语言,表现为言语缓慢,发音冲撞、单调、鼻音。是由于发音器官如口唇、舌、咽喉等肌肉共济失调所致。

3.眼球运动障碍

小脑萎缩早期患者可表现为辐辏障碍及眼外肌运动障碍。可有双眼粗大震颤,少数患者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

4.肌张力减低

主要见于急性小脑半球病变,在慢性病变时较少见。但某些小脑萎缩的病例可见渐进性全身肌力增高,可出现类似震颤麻痹的情况。

5.非运动性表现

包括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一些证据表明小脑与精神疾病相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及成瘾行为等。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对小脑萎缩的诊断并不困难。


治疗

目前的医学水平对已经形成的小脑萎缩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主要是针对一些可控的致病因素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可选用一些能够改善患者共济运动的药物以部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未来治疗小脑萎缩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受伦理的限制,同时技术水平尚不成熟,较少应用于临床。

康复训练

1.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应在语言功能出现障碍后6个月以内开始,制定难易适度的治疗方案,要有高度针对性;加强舌体运动,可使舌的动作得到改善;通过声带震动可使声带得到锻炼;通过呼吸练习,使气流得到调整;坚持“视、听、说、写”四者并重;如有可能,还将安排集体训练,可引起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并能排除畏难情绪和怕说话的心理。

2.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包括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

t362211045d71c1c0
2021-09-02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897万
展开全部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影像学表现,可影响患者的运动、语言等系统,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在老年人中高发。小脑娄缩是小脑的全部或其一部分变小,萎缩的部位有时很大,可影响一个小脑半球;有时仅限于某一部分,如蚓部(旧小脑);有时病变仅限于小脑的上面(如受小脑幕挤压);有时萎缩仅限于小脑动脉一枝的分布区,按萎缩的程度来说,有时灰质和白质都萎缩,神经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只有胶质细胞增生,此时,可称为硬化性萎缩;有时病变只限于浦金野氏细胞层,这些细胞呈各种变性,数目减少或完全消失,它们可伴有颗粒细胞的减少或完全坏死,颗粒层也可单独出现病变,分子层也常随上述二层细胞的变化而萎缩。
小脑萎缩的病因主要有遗传性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肝脑变性、癌性小脑变性、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综合征等。
症状主要是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走路时步基加宽,左右摇摆,不能直线前进,蹒跚而行,又称为醉汉步态。
小脑萎缩不可逆,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尽可能延缓病情。小脑萎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小脑萎缩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慢性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多考虑和遗传性疾病有关。
小脑萎缩是在老年人中高发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萎缩类疾病,以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言语不清为临床主要症状,并常有认知功能障碍。
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行走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如醉酒。
构音障碍
吟诗样或爆发样语言,表现为话语缓慢,说话不清楚。
认知功能障碍
健忘、语无伦次等,做事情喜欢丢三落四,忘事比较迅速。
协调运动障碍
因协调运动障碍,患者不能顺利完成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如穿衣、系扣等。
脑神经功能障碍
发病初期小脑局部功能会受到影响,患者会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神经功能障碍性症状。
伴随症状
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恶心、呕吐等。
急性小脑炎患者,会出现周围性面瘫、四肢不随意运动等。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腹痛、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
就医
由于小脑萎缩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在有步态不稳等疑似小脑萎缩的症状发生时,要及时就诊,控制病情发展。
就医指征
当出现走路不稳,说话不清、健忘、语言障碍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药物治疗
小脑萎缩属于退行性病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根据原发病进行用药。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小脑萎缩乃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治疗上当以补气活血通络,填精开窍为主。
饮食
小脑萎缩患者的饮食禁忌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的不同,如果是有高血压等疾病,要严格遵医嘱饮食。
饮食调理
禁止吸烟饮酒,防止患者病情加重。
宜多吃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
急性脑梗死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
护理
由于小脑萎缩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而且老年小脑萎缩患者经常会有健忘、摔倒、走失等危险发生,再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年轻人要差,抵抗能力要低一些,更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正确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日常护理
患者卧床时需放置床挡,防止发生跌倒坠床。房桌椅水壶等放置应得当,放在不影响患者走动的地方,防止患者发生绊倒或烫伤。尽量避免患者独处,防止意外发生。
尽量由家属照顾服药,防止发生漏服、误服,耽误病情。小脑萎缩需要长期治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1-09-02
展开全部
对于小脑萎缩的治疗,必要的康复训练可以延缓小脑萎缩的进展,使身体的各项机能恢复一些。小脑萎缩的康复训练包括以下的项目:如运动疗法、平衡训练、步态姿势的训练,语言功能的训练、肌力的训练、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康复训练要进行康复评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要持之以恒,坚持长期的训练,以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