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脑萎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这类病人长期卧床,疾病的折磨使得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从各方面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预防并发症
由于病人瘫痪在床,每日应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或灌肠。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应用软枕或海绵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避免褥疮发生。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肢肿痛,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保持功能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功能锻炼
每日行功能锻炼3~4次,逐渐增加幅度和次数。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注意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以加快康复。上肢功能锻炼。家人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然后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手指的运动。下肢功能锻炼。家人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然后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每个足趾的活动。
2、不要固定在相同的姿势太久,脑萎缩患者应该常变换姿势及活动方式。这是属于小脑萎 缩的注意事项之一。
3、小脑萎缩患者在整个白天活动太累的话,中午尽量卧床休息一会儿。但如果晚上睡眠不 太好,则切忌午睡太长。这也是属于小脑萎缩的注意事项。
4、脑萎缩患者每天安排一些例行的事情做,让自己必须用心力去完成任务,有点困难更 好,如娱乐、工作等,可以提高士气,制造生活乐趣或成就感。
5、小脑萎缩的注意事项还需注意饮食不要太讲究,最好是自然食物形态。不要过度加工, 食物添加剂越少越好。脑萎缩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头痛头晕、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失眠多梦、大小便失禁、腰膝酸软、手足发麻、痴呆、行走困难、健忘、动作迟缓、耳鸣、行为怪异、寡言少动、表情呆滞等。
从中医角度出发,护理脑萎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认为脑萎缩与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调理这些脏腑的功能对于保护和改善脑功能至关重要。通过中医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可以增加营养供应,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2. 平衡阴阳:中医强调维持阴阳平衡对于脑萎缩的护理至关重要。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的室内温度能够维持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有利于脑部的健康。
3. 调节情绪:情绪的稳定对于脑萎缩的护理非常重要。情绪不稳定、激动、抑郁等都可能进一步损害脑部功能的恢复和保护。因此,倡导保持平静、放松和愉快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冥想、音乐治疗、心理疏导等方法来帮助调节情绪。
4. 饮食调养:中医饮食调养对于脑萎缩的护理非常重要。建议饮食要营养全面,适度摄取富含脂肪酸、维生素及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水果、蔬菜等。同时,避免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减少对脑部血管的损害。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的体力活动、良好的睡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脑萎缩的护理尤为重要。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有助于促进脑细胞的恢复和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脑萎缩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治疗和护理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包括西医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