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后一直有叛逆现象,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一)送孩子一片安宁。
多一些自我反省,少一些说教批评。
对于孩子,我们许多 大人对孩子都是有一种极强的“控制”欲望,总想让孩子处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一个范畴以内。孩子上初中以后,有点摆脱我们“控制”的征兆,一些大人很有可能就慌了,烦了,糟心了,因此各式各样的说教批评如“机关枪”一样瞄准孩子喷射出“火蛇”来。
实际上 ,父母的这种意识是要不得的,孩子上初中以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个人独处的空间,这很正常。父母为什么这么担心孩子,无非担心孩子会出现交友不慎,考试成绩下降,谈恋爱那样的乌龙。因此,父母便不管孩子是否听进去,一波又一波的“道理”传递以往,例如“你一定要心无杂念地学习,不可以把心思放到其他地方”,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的也是有之。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孩子有可能仅仅想独处罢了,其情绪原本正常无比,但在父母的“碎碎念”下,也会出现一些吃不消的感觉。
(二)给孩子一份尊重。
把“命令”化作“商量”。
孩子一直都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但有一些父母却一直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不是好像上司命令下属一般用命令的语气就是用吼的解决方法与孩子“沟通”。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在孩子读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也许会具备一定的效果,可是一旦孩子进到青春期,那麼这种用吼的解决方法“命令”,孩子通常会跟你唱反调。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例如孩子存在哪一个方面的缺点,父母要更改沟通的方式,化“命令”为“商量”,尽可能如“庖丁解牛”一般通过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来解决困难。
用“平等”解决“叛逆”。
在一些父母来看,“即使孩子上了初中,但他(她)吃我的,穿我的,花我的,连他(她)的命都是我给的,为何不听我的话,我使他(她)做什么他(她)就务必立刻去做什么!”恰好是这种观念在作怪,因此孩子与父母大部分难以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而父母与孩子的不平等关系,最后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到最终与孩子沟通起来都是有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孩子为什么叛逆的一大根源。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尽可能用对待朋友的解决方法对待孩子,与孩子平等会话,孩子才有可能对你打开心扉。
( 三)还孩子一种信任。
如何还孩子一种信任呢?我觉得我们做为父母,可以多“依赖”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举个例子,当自己比较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助做家务;当重物搬不了的,可以让孩子一起帮助抬一抬;当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也想一想解决方法……青春期的孩子,最怕的是父母把自己当作什么都不会的“废人”,最刺痛孩子的莫过于“你吃我的,喝我的,花我的,却这么没用”这类的语言。因此,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越来越“有用”起来,即使他(她)现在不是家里的“主心骨”,但至少可以激发出孩子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