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还有治吗?
03、空心病的病因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个“病”有这么大的代入感和共鸣?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病。产生空心病的原因有四:
1. “父母皆祸害”,摧毁了孩子的价值 父母皆祸害,曾经是豆瓣上的热点小组。 我和心理咨询的朋友们聊天,“害人”的家庭和父母的确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多是出生在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独生子女。
祖父母(外)+父母,6双眼睛紧紧盯着孩子。
我自己在亲戚家经历过这种6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的生活:孩子每做一件事,每一个动作,都有很多个指导或者指责的声音。我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上半天,都觉得疲惫不堪。更不用说那些小小年纪的当事人了。父母过度焦虑,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
在孩子成长期间,缺乏恰当的养育方式和沟通方法,使得父母不能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不能成为孩子的安全堡垒。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关注、控制下,孩子刚开始可能还展现出的焦虑、恐惧、羞耻,接下来可能就是充耳不闻,麻木不仁。接下来就发展出防御方式,自我隔离。
防御在当时保护了自己,但是长期依赖防御来应对世界,就会破坏自我感受。内在不流动,与世界隔离,产生疾病。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当一个人无法从充满关怀的稳定的客体--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好的回应,就会自体破碎,内在感受空虚感和迷失感。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说自己“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我曾和花开讨论parenting,她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为人父母就是“爱和榜样。但是,那些淹没式的爱的父母并没有成为孩子的榜样。好多年轻人,都看不上自己的父母。徐凯文的演讲中也说:
父母和孩子,在生活价值和意义上没有对话空间,若父母还想保持绝对的权威,随之而来就是隔阂、冷漠、对抗。
我自己不喜欢“父母皆祸害”的说法,但也觉得这反应了一代孩子心中理想父母的破灭。
2. 孩子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我们这些成年人,看到那个被父母砸了游戏机为此自杀的女孩,会心痛地想,为何在死之前,没有想到想独立搬出去自己住呢?
然而,这种要年轻人独立的想法,居然收到很多年轻人的谴责,说这种想法是“何不食肉糜”,说你们不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精神控制有多严格。
的确,这样被淹没的父母之爱养育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父母没有形成清晰的界限,且不说在经济、生活上无法离开,就是在心理上也很难离开。
很多父母看似给孩子买房买车,做饭洗衣,或者其他经济、社会支持,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诅咒孩子:你是不行的,你离开我就不能活了。
同时,这些长期被情感控制的青年人也会有很传统的想法,觉得如果离开就是不孝,有罪恶感。更重要的,父母本该是是生命中最无条件爱你的人,对父母的理解和爱求而不得的愤怒背后是悲哀:“我的父母竟然不爱我”的深深的悲哀。
所以,有的人宁愿“躺在父母皆祸害的受害者“床上抱怨、愤怒,却不愿意面对这份悲哀,面对要自己生活的艰难。
在这个因游戏机事件而死年轻人的遗书中,她说,想到父母看见自己死去的情景,笑了。她的死亡不仅是在为自己感觉到无意义的人生在结束游戏。她在用自己的死亡对抗父母、惩罚父母。那些能真能离开的,都是要像哪吒一样剔骨还母的。
4. 没有建立其他替代性的关系和联结
这些被父母和社会伤害后的青年人在成年后,对父母的失望,对爱的防御,也妨碍了他们建立持久、深刻的关系。
一位不停换女友的男生告诉我,我总是感受不到爱情的美好。因为我没有办法体会到完全信任别人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尽管他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却常有排遣不掉的孤独感。
与此同时,现代都市生活的便利性(外卖、家政)又把自我束缚在狭小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加上居家办公、自由职业等工作方式趋势更削弱了联结的机会,加剧了孤独感。
996 的生活让一切雪上加霜。年轻的都市打工人没有自己的生活时间去享受生活,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地关心自己和别人,建立有意义的链接。
5. 社会内卷下,成功模式越来越单一,机会窗口越来越小
小环境对这些年轻人不利。大环境也很残忍。高分、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是这个时代的成功和幸福的单一价值体系。此中的人们自动地工具性衡量自己。
在内卷压力下,标准不断提高,但是成功的机会窗口却是越来越小。我曾问一个20岁的年轻人,你觉得自己要怎么样的生活算是满意?他回答我说:5000万。实际上他毕业后可能只拿1万左右的月工资。能拿1万左右工资的他,已经算幸运了。
毕业即失业,也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这种高标准和低现实冲突在现实中会给人们巨烈的失落感、挫败感和习得性无助。
04、空心病不是绝症
的确如同心理医生所说,药对空心病的帮助很少。但是认识到问题后,靠人性本来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还是有突破的可能。
1. 首先要找到生命的意义,成为你自己
这听起来很鸡汤。但的确如此。 我认识的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know yourself”这样的公号,希望了解自己,做自己/be yourself。
而我特别喜欢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说的要becoming yourself!他认为,当人们努力发现自我的时候,会越来越接近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
自我是一个动词。是一个生成(becoming)的过程。自我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没有终点,不停流动的过程。
自我不是一个在脑袋中明确的东西,而是存在性的体验。所谓“我”, 就是我如何组织世界;活着,就是主动地组织世界。
反抗父母不是你生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好好学习,努力工作,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经济独立和心理独立的能力。
从现在开始养育你自己,生成(becoming)你想要的“自己”。
如果前20年你接受了父母的限制,活成了他们要的样子,以人均寿命看,你还有差不多60年可以变成你自己。这个过程艰苦也有趣。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意义不是个名字,而是一个动词词组,search for meaning。生命的意义,不是一个可以即刻满足的终极目标。它更像是一个方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或者说,人生本没写定的有意义。是我们自己在每日生活中在“无”中创造了意义。
2.重建健康的依恋关系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一句话:人在根本上不能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另一位也是犹太哲学家莱维纳斯则认为,他者的存在是为了打破自我的有限闭环,使得自我走向开放和无限。
如果你的父母对你来说不是一个良好的他者,那你要从对他们的从不安全、紊乱的依恋中挣脱出来。
我前面也说了,这不容易,需要你剔骨还母。
从原生家庭离开后,你去找亲密爱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专业咨询人士,在和他们的互动中体验正向的双方互动,重新对关系有期待,让自己在关系中获得安全,卸下防御的盔甲,化解其自我因长期依赖防御而心灵封闭的孤独与寂寞,共同承担那些强烈到无法独自承担,释放真实、鲜活的力量。
花姐最近天天给我安利她的精神新欢:美国目前很红的一个摇滚和说唱歌手-Machine Gun Kelly (MGK)。
MGK身世坎坷,很小就随着传教士父母到处奔波,他的母亲很早离开了他和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一度失业,父子就寄居在姑姑家中。后来,父亲也一度离开,直到2005年才回来接走他。
原生家庭对他是各种阴影。 他说过,他做音乐的一个动力就是为了离开过去。
MGK和他的女儿他说很多次他想到自杀,但是他女儿让他又对人世留恋。
他写了Gone这首歌,是他在反思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发现自己和当初抛弃自己的父母陷入了一个同样的境地。他自己在外面起早贪黑拼命的工作,可是回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Gone中的一段歌词:
05、空心病也有光进来的地方
空心病是个体的剥夺和匮乏的存在状态:没人爱我或者丧失了被爱,是剥夺;
没有人和事可以吸引我打动我,则是一种匮乏。
真正的原因:是没有人爱我,更是没有人可以爱了。
但绝望的空心病也有看见光的地方。
当你在在19岁,20岁的时候感受到无意义的痛苦,开始思考些问题。那你还有很多的空间和时间,找到“当下的这个我,是不加掩饰的,真正的自我,最忠于自己的我”,重新构建一个连贯一致的生命故事,从中体现其生命独特的意义。
如果你能发展出适应性的成熟自我,你会是更加具有创造力。
我曾听到听到过最动听的情话是:“我们是两个空无的人,为彼此展开到了内容”。这话来自一对受过家庭伤害的年轻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的模式后,这样说。没有人,能许诺给你一个美好生活。更不要期待你的父母!你是一个成年人了,你有能力慢慢修复和建构内在整合、稳定的自我。**活进世界,成为自己!
参考资料:
原文首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DQyODY0Mg==&mid=2247489237&idx=1&sn=2aad972bd026ec5f361c6e3c0b2a238d&chksm=fa50b158cd27384e091057920f920fbb2675f1775a19fa4c4d57ed11e985b8dc4885df353905&token=228211927&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