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教育机构都有哪些?
原始社会的“五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古代学校的萌芽,它还算不上正经的学校,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幼儿园。在舜时期,有个专门的地方“庠”,它是老人在此养老,孩子在此玩耍的场地,老人会顺便帮忙看顾孩子,称得上最早的托儿所。
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古代教育受到政治的控制,教育体制也反映着为统治者服务的特征。教育同样是一种特权,在隋朝科举制度没有诞生以前,“学在官府”仍是主流。
夏朝时期,设立了专门的学校。学校设立在王宫之中,大学叫“东序”,小学叫“西序”,以军事教育为主,专门吸纳奴隶主孩子。而在“校”这所学校当中,专门进行对百姓的道德教化。
在官学之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繁荣,私学兴起,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后来,汉朝时候设立了官方读书机构——太学,这是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
隋朝时期的科举制,扭转了教育的特权,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唐朝时期,成立了第一个书院,名叫丽正书院。原本书院是用来修书、藏书的机构,后来私人创办了书院,作为读书人隐居读书的地方。
书院大多选址在环境清幽的山林、村落之中,如张九宗、李宽宗书院等。前来隐居的读书人多了之后,他们就自己聚集在一起互相谈论经典,出现了以讲学为主的书院。但这时候的书院都只是小打小闹,还是以官办的县学、府学、国子监等学府为主,也不是真正的传授知识的场所。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战乱连天,许多已经科举出身的官员不想参与到混乱的时政之中,他们自发归隐山林或者到巷子里讲学,维持生计,吸引了不少读书人前来。
而后,书院渐渐兴盛,成为古代数量最多的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