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心理学现象

 我来答
呆萌小怪兽17
2022-06-25 · TA获得超过903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93.4万
展开全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心理学现象

  导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心理学现象,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心理学现象 篇1

  1、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2、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3、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4、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主要有:小组里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个性特质如智力的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小组人数的规模等因素。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应该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

  5、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心理学现象 篇2

  心理学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你身边的他也许也有很多小动作。但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情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秘密哦!你知道他现在的心理状态吗?了解了这些神奇的心理秘密,也许就会帮你揭开生活中的谜题。

  1、爱吃醋的男人皮肤糙吃醋是女人的天性,而爱吃醋的男人体内有较高的“冲动激素”,这种激素不光使人变敏感,还会使人皮肤粗糙、皱纹提早到来。

  如果最近你的男人皮肤状况不好,想想看是不是他对你的某些做法心中不爽

  2、当心“坏情绪传染症”

  耶鲁大学的一项心理研究发现,五成的办公室坏情绪都来自同事间的相互传染。

  与感冒一样,愤怒、悲伤、忐忑不安等常见职场负面情绪可通过人与人间的心电感应迅速传播,气温越高,传播速度越快,这也是为什么夏天常有“无名火”发生的原因。因此,最好离那些坏心情的同事远一点

  3、成人磨牙可能源于心理压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磨牙症是由于拒绝表示愤怒和憎恨,或无能力表示情欲所导致的生理现象,磨牙症者的悲观情绪通常比较严重。如果你的男人突然多了夜间磨牙的习惯,那可要好好关心一下他了

  4、左右转动眼球,可有效提高记忆力英国心理研究专家克里斯-金指出,左右转动眼球,可有效提高记忆力。如果你想快速回忆起某件事,只要将眼球左右转动30秒即可。克里斯说,眼球水平转动,可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这样能重新勾起隐藏的记忆。

  5、高个年轻女性更易得升迁美国职场心理发现,对初入职场的年轻女性而言,个头较高的`人更易获得第一个职场升迁机会,这源于她们的身材给人带来的强迫感和权威感。但在公司中高级管理者中,高个女子并不占据明显优势。也就是说,个子高只能当作你年轻时的敲门砖,以后的升迁和加薪,全看工作业绩和个人表现啦

  6、采用树干型睡姿的男人更具领导力大约有5%的男人采用树干型睡姿,即睡觉时身体偏向一侧,双臂向下伸展,顺贴在身上。采用这种睡姿的人大多性格开朗,爱与人交往,有很强的领导才能和号召力

  7、独自运动易产生孤独感荷兰运动心理专家指出,在疲劳的状态下,人最容易孤独,如果你常常一个人运动,很容易产生轻度抑郁,因此专家建议,去健身房或与闺密结伴运动是更好的选择。

  有趣的心理学现象

  第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 当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遇到障碍、不得不分手时,人会产生一种“不协和感‘(不快感)。此时,要消除这种”不协和感“的心理效应就开始起作用。由于人的心理无法改变外界障碍的现状,于是就加深感情以逾越障碍。此外,人们会产生错觉,把战胜困难的力量误认为是爱情的力量,把逾越障碍的成就感转换为恋爱的情绪。但往往,受外界阻力而激发升温的爱情,经受不住考研,容易产生裂痕。

  第二,梦。 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而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梦。有一部奥斯卡经典电影”爱德华大夫“(也叫”意乱情迷“),有一场无比精彩的释梦推理。 坠落的梦:代表不安和恐惧。 生病或受伤的梦:提醒困难存在潜在疾病。

  死亡的梦:并不是不吉利,相反是”再生“的信号,即将开始新生活。

  第三,人为什么会愤怒? 生活中,人会对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如果局面失去控制、不在自己预想的范围之内,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对于这种情感的防卫反应就以”发怒“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还有一种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绪,即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一种感觉。自尊感情高的人,对于别人的侮辱也可以宽容对待。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点不适当的评价,马上就会发怒。自尊感情低的人无法尊敬自己,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别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无法尊敬自己,于是便发怒了。因此,如果平时能够冷静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会动不动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生气了。想来,自己就是个自尊感情非常低的人;非常容易被男朋友激怒。

  第四,泪水。 愤怒的泪水,含水量相对较少,钠的含量较多,所以比较咸;而悲伤的泪水则是水分比较多,味道比较淡。

  第五,乐队车效应和Underdog效应。 对于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多会产生乐队车效应:即永远站在胜利者一方。 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多会产生Underdog效应:即支持弱者或落后者。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课程。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