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 我来答
吃瓜群众1718
2022-07-23 · TA获得超过83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4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至第十条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于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觉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是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的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心灵是纯洁的。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的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就是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

一位优秀的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得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公开课的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段话开启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室的比例为十比一,那么到他有了15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20 :1,30 :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三条

这里给小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所有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请你记住,初中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的,有表情的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的输血,那么到了初中年级就谈不上顺利的学习。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的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的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的写出来。应当在五年级就教会学生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达到了这一目的,你的学生永远不会成为落伍的,不及格的学生,他们学会了自己去获取知识。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四条

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个地基有足够牢固,使得接你们的班级的教师不必再为地基而操心。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在语文里有2000到2500个字。他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股价,经验证明,如果儿童在小学里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它就成了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在小学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又是学生到了初中年级后掌握知识的工具。

把2500个字分配一下,每个学习日平均的学习三个字,孩子们把它们抄在本子里,并去记住。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们抄了那三个字,他们是怎样写的?明天早晨一醒来,马上就来回想这些字的写法,靠记忆把他们默写在练习本儿里,如果这种游戏从一年级就开始,如果教师相信这件事情一定会成功。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对这项游戏着迷的。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务必让儿童经常复习已经记住的字,反复使用。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儿童学习有困难。我多年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减轻儿童的劳动,把实际技能作为掌握知识的基础。这还只是这个问题的开端,知识的实际和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这个问题的继续,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的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这里所述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

学生要能牢固的实际工事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实际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他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失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为给学习和实际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

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力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我想建议所有的老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实际技术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六条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两三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三四个星期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

对于这类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到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些书。

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也能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千百次的观察时,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同时,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者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只教学生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他的觉醒。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七条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之时,没有加以运用。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图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的摆脱他。

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是才能成为知识。而只有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形状,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机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怎样才能实际的做到这一点呢?

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的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方面。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力和钱欢蹦乱跳是词,成为儿童借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如果你想使知识不致变成不动的死的形状,那就请你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的认识字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寄送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此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八条

关于获取知识。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汇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职。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着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同样的教材,在这个班里在这一点上不要讲完,而在另一个班里,却要在另一点上有所保留。

譬如说,学生的思想里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就进一步努力做到,冲学生以前带生物课上,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一直在劳动过程中所感悟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把解决面临的疑问说需要的那些知识,都偷取出来,这种抽取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在这里不一定要把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喊起来,回答问题,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通他们的零散的回到利,凑成一个总的答案。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是在旁听。而我需要的是,要是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因此我常常用这样的做法。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我就自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嫉妒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确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吧嗦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有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简短的讲解。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九条

识记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于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的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多年的经验得到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

今日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十条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经验证明,许多事情都取决于在学习该教材的第一次课上,学生对某一公式的理解是否深刻。首先就是这一公式是否能够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可以随时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再轮到每一次学习新的后面的定理是顺利与否也去取决于此。

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套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

有经验的教师在第一次新教材课上,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的完成作业的。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记当堂能否正常的有系统的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