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迷失的自己
展开全部
《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本书解决了我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
比如:我们受控于什么?
为什么时常会有挫败感?
“活在自我世界“的人和”活自己“的人区别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一直在吸食着我们的能量?
我们该如何找到迷失的自己?
这本书不但帮助我找到了烦恼的根源,也为迷失中的我指明了方向。
本书开篇就用一个过独木桥的故事,给我们解析了执着于追求的4类人。第一类是继承者,他们传承着父母给他们的价值观,希望自己成为父母意愿的样子。第二类是奔跑者,他们认为跑得快,就活得好。第三类是激进者,他们追逐权威和成功。第四类是跟风者,指受上述三种类型的人影响,而盲目跟跟随的人。
作者说继承者、奔跑者、激进者都是价值意义模式化的人。人们为什么要追寻模式呢?是因为大脑喜好在安全、好、对的模式中运行。模式可以让人找到确定感、安全感、价值感。这个模式可以称之为自我模式。
但是,自我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进入模式就不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不能做自己。
追寻自我模式的后遗症是感受到挫败感。
因为人们最终会发现自己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必将成为人们的痛苦根源。
当你有一颗敬畏之心,做事投入其中,乐在其中,事情的本身带给你无穷的乐趣,这说明你做的是自己。这时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与事物平等的位置,带着谦卑和学习的心态,而没有试图让事物成为成全自我的工具,也没有让事物服务于自我的野心,只是单纯的享受事物带来的快乐,这时你做的就是真正的自己。
反过来,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想通过这件事达到自我的某种目的,比如:获得权力、地位、名誉、尊重等,这时自我就介入了,你就也就越来越迷失了,因为事情不等于你在其中附加这些目的,你在其中增加了你的野心,就是在制造冲突和斗争,这时你再怎么努力奋斗,都是在做自我消耗,进入了自我模式。
一是狭隘守旧。他们总想寻找安全感,就会躺在舒适区里,不愿去突破。
二是自己做不到的,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寻求自我的人轻易不否定自我,总认为是事情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
三是结果重于过程。他们会认为没有回报,就不必开始。
四是迷失始于追寻。他们执着于追寻思想中分裂出来的“我”的幻想,固执的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追逐“自我模式化”的人有两个工具,一是伪快乐,二是合理化解释。
伪快乐 就是人们在自我思想的游戏中获得的自我优越感、价值感和一切尽在掌握的良好感觉。
合理化解释 是将自己不受别人欢迎的行为,或者将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自己的差距解释为事情发生的特殊原因,或者自己是迫不得已的,又或者这些行为有其好的一面等等,以此来维护自我的良好感觉,达到自我美化的效果。
第一种是时空穿越。他们总是活在过去的无限风光和未来的尚可期待中……消耗了时间与精力。
第二种是喜欢咀嚼思想。就是把小事与自我关联,让小事化大。就像狗啃骨头一样,一定要扎出味道。克服咀嚼思想最好的办法是要转移注意力。
第三种是彼此消费。喜欢与人比较,自己比别人过得好。
第四种是自废游戏。总是爱说“我想……可是……”让大脑时刻处于矛盾中。
第五种是纸老虎。心中的恐惧来自于思想的假设,自己制造纸老虎来吓自己。
第六种伪成长。追求安全感而不是安全,活的是自我,遇到挫败往会从一个模式跳到另一个模式,依然活的不是自己。
第一,让心依附,是不自耗的唯一方法。人们的梦想普遍没有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梦想。当你把音乐当做自己梦想时,你要问问自己,在没有听众的时候,能不能也快乐的歌唱和演奏?如果不能,那就说明这不是你的梦想和目标,而是别人的,或者说是你的野心。这也就注定了,结果是迷失。因为你在做事的过程中,有一个高高在上的自我,而没有对事情怀有敬畏之心的自己,你试图借助事物来实现自己的欲望野心,而不是沉迷于事物的本身。 让心无条件的依附,把自己交给事情的本身, 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无条件的不带任何幻想和欲望去做事儿;二是为了事情的本身。
第二,力所能及,你一切都需要从此开始。
那么如何让自己无条件的去爱一件事儿呢?
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做起。一个人是否有前途,有未来,要看他是否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人们对力所能及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做自己擅长的事儿才是算力所能及的事儿。其实,力所能及不单单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或者自己认为擅长的事儿。因为,如果你做不到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事情。
就好比某人之所以感觉自己对音乐感兴趣,是因为他对音乐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从对音乐一无所知,到喜欢上音乐,他时刻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从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在力所能及的行动中,他的能力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这种力所能及的过程,我们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即便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赋,自己也不会知道。
如果你认为力所能及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和能力范围之内的事,那你就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发现自己的机会。所以, 力所能及并没有我们所谓的能力和条件限制 ,能力和条件更是一种内心的限制,生命的本身是一种能量,别人能绽放这种能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我们内心满是限制,阻止了我们去做这些自己能做到的事儿。 力所能及就是不要找任何借口,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想法, 力所能及是当你有目标的时候,就从你眼前的事儿、手边的事儿、脚下的事儿开始行动,力所能及是从一点一滴的尝试开始,无条件的去行动。
第三,真正的进步从发现每一刻产生价值开始。
人们一切不去行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害怕失败,人在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认为犯错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且犯错是对我们整个人的否定,因此,我们习惯把犯错当做一件不能和自己扯上关系的事情。
《成瘾》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叫 时序差分 ,它是指从某段时间到下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价值变化,也就是在一次使你离成功更近的行动之后,价值提升了,价值提升是由这次行动产生的。人们现在所处的情形比自己之前所处的情形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这是人们走向成功和奖赏的必经之路。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认为自己胖,渴望苗条的身材,但是怎么去实现它呢?这就用到时序分差算法,当你看到一个关于减肥药的广告时,广告宣传中各种诉求让你预测到减肥药可以让你变得身材苗条,这时你的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鼓励你做出选择,当你买到产品用了几天后发现丝毫没有作用,这时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失败的选择,但这次失败并不是没有用的信息,而是告诉你应该选择其他的方案,这次失败,让你在减肥路上排除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意味着你离正确的方案更近了一步,排除错误方案以后,接下来你会重新尝试其他的减肥产品,比如其他的药物,其他的减肥方式等,总之经历过错误以后,你会认为当下的行动会比之前的更有价值。没有挫败,就意味着没有做新的尝试,你始终留在原地。
什么才是真正的错,那就是害怕犯错。
第四,不予回应,就会变得不一样。停止自编自导的独角戏,人的大脑是有模式化的机器,他只会模式化的反应,所以要活出自己,就要终止大脑模式化的反应。当我们用知识和经验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自我式模式,而不是事实的本身。
那么怎么做才是真的看呢?那就是只去看,只看发生的行动,而不试图去定义评价他, 因为我们一旦试图这样做,我们的自我就会介入,自我介入之后我们看到的事情的目的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为的就不在是事物的本身,而是自我想要的感觉,比如窃喜感、掌控感的。当然也有由此延伸出来的挫败感和忧虑。
简而言之,这本书是在讲让自己不再活在自我的模式里,不再制造幻想,不再制造矛盾冲突,让一切矛盾冲突终结在自己这里, 具体怎么做?很简单,就是少想、少评判,多看、多听、多做。简称“少想多做”!
比如:我们受控于什么?
为什么时常会有挫败感?
“活在自我世界“的人和”活自己“的人区别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一直在吸食着我们的能量?
我们该如何找到迷失的自己?
这本书不但帮助我找到了烦恼的根源,也为迷失中的我指明了方向。
本书开篇就用一个过独木桥的故事,给我们解析了执着于追求的4类人。第一类是继承者,他们传承着父母给他们的价值观,希望自己成为父母意愿的样子。第二类是奔跑者,他们认为跑得快,就活得好。第三类是激进者,他们追逐权威和成功。第四类是跟风者,指受上述三种类型的人影响,而盲目跟跟随的人。
作者说继承者、奔跑者、激进者都是价值意义模式化的人。人们为什么要追寻模式呢?是因为大脑喜好在安全、好、对的模式中运行。模式可以让人找到确定感、安全感、价值感。这个模式可以称之为自我模式。
但是,自我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进入模式就不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不能做自己。
追寻自我模式的后遗症是感受到挫败感。
因为人们最终会发现自己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必将成为人们的痛苦根源。
当你有一颗敬畏之心,做事投入其中,乐在其中,事情的本身带给你无穷的乐趣,这说明你做的是自己。这时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与事物平等的位置,带着谦卑和学习的心态,而没有试图让事物成为成全自我的工具,也没有让事物服务于自我的野心,只是单纯的享受事物带来的快乐,这时你做的就是真正的自己。
反过来,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想通过这件事达到自我的某种目的,比如:获得权力、地位、名誉、尊重等,这时自我就介入了,你就也就越来越迷失了,因为事情不等于你在其中附加这些目的,你在其中增加了你的野心,就是在制造冲突和斗争,这时你再怎么努力奋斗,都是在做自我消耗,进入了自我模式。
一是狭隘守旧。他们总想寻找安全感,就会躺在舒适区里,不愿去突破。
二是自己做不到的,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寻求自我的人轻易不否定自我,总认为是事情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
三是结果重于过程。他们会认为没有回报,就不必开始。
四是迷失始于追寻。他们执着于追寻思想中分裂出来的“我”的幻想,固执的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追逐“自我模式化”的人有两个工具,一是伪快乐,二是合理化解释。
伪快乐 就是人们在自我思想的游戏中获得的自我优越感、价值感和一切尽在掌握的良好感觉。
合理化解释 是将自己不受别人欢迎的行为,或者将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自己的差距解释为事情发生的特殊原因,或者自己是迫不得已的,又或者这些行为有其好的一面等等,以此来维护自我的良好感觉,达到自我美化的效果。
第一种是时空穿越。他们总是活在过去的无限风光和未来的尚可期待中……消耗了时间与精力。
第二种是喜欢咀嚼思想。就是把小事与自我关联,让小事化大。就像狗啃骨头一样,一定要扎出味道。克服咀嚼思想最好的办法是要转移注意力。
第三种是彼此消费。喜欢与人比较,自己比别人过得好。
第四种是自废游戏。总是爱说“我想……可是……”让大脑时刻处于矛盾中。
第五种是纸老虎。心中的恐惧来自于思想的假设,自己制造纸老虎来吓自己。
第六种伪成长。追求安全感而不是安全,活的是自我,遇到挫败往会从一个模式跳到另一个模式,依然活的不是自己。
第一,让心依附,是不自耗的唯一方法。人们的梦想普遍没有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梦想。当你把音乐当做自己梦想时,你要问问自己,在没有听众的时候,能不能也快乐的歌唱和演奏?如果不能,那就说明这不是你的梦想和目标,而是别人的,或者说是你的野心。这也就注定了,结果是迷失。因为你在做事的过程中,有一个高高在上的自我,而没有对事情怀有敬畏之心的自己,你试图借助事物来实现自己的欲望野心,而不是沉迷于事物的本身。 让心无条件的依附,把自己交给事情的本身, 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无条件的不带任何幻想和欲望去做事儿;二是为了事情的本身。
第二,力所能及,你一切都需要从此开始。
那么如何让自己无条件的去爱一件事儿呢?
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做起。一个人是否有前途,有未来,要看他是否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人们对力所能及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做自己擅长的事儿才是算力所能及的事儿。其实,力所能及不单单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或者自己认为擅长的事儿。因为,如果你做不到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事情。
就好比某人之所以感觉自己对音乐感兴趣,是因为他对音乐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从对音乐一无所知,到喜欢上音乐,他时刻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从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在力所能及的行动中,他的能力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这种力所能及的过程,我们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即便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赋,自己也不会知道。
如果你认为力所能及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和能力范围之内的事,那你就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发现自己的机会。所以, 力所能及并没有我们所谓的能力和条件限制 ,能力和条件更是一种内心的限制,生命的本身是一种能量,别人能绽放这种能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我们内心满是限制,阻止了我们去做这些自己能做到的事儿。 力所能及就是不要找任何借口,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想法, 力所能及是当你有目标的时候,就从你眼前的事儿、手边的事儿、脚下的事儿开始行动,力所能及是从一点一滴的尝试开始,无条件的去行动。
第三,真正的进步从发现每一刻产生价值开始。
人们一切不去行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害怕失败,人在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认为犯错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且犯错是对我们整个人的否定,因此,我们习惯把犯错当做一件不能和自己扯上关系的事情。
《成瘾》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叫 时序差分 ,它是指从某段时间到下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价值变化,也就是在一次使你离成功更近的行动之后,价值提升了,价值提升是由这次行动产生的。人们现在所处的情形比自己之前所处的情形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这是人们走向成功和奖赏的必经之路。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认为自己胖,渴望苗条的身材,但是怎么去实现它呢?这就用到时序分差算法,当你看到一个关于减肥药的广告时,广告宣传中各种诉求让你预测到减肥药可以让你变得身材苗条,这时你的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鼓励你做出选择,当你买到产品用了几天后发现丝毫没有作用,这时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失败的选择,但这次失败并不是没有用的信息,而是告诉你应该选择其他的方案,这次失败,让你在减肥路上排除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意味着你离正确的方案更近了一步,排除错误方案以后,接下来你会重新尝试其他的减肥产品,比如其他的药物,其他的减肥方式等,总之经历过错误以后,你会认为当下的行动会比之前的更有价值。没有挫败,就意味着没有做新的尝试,你始终留在原地。
什么才是真正的错,那就是害怕犯错。
第四,不予回应,就会变得不一样。停止自编自导的独角戏,人的大脑是有模式化的机器,他只会模式化的反应,所以要活出自己,就要终止大脑模式化的反应。当我们用知识和经验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自我式模式,而不是事实的本身。
那么怎么做才是真的看呢?那就是只去看,只看发生的行动,而不试图去定义评价他, 因为我们一旦试图这样做,我们的自我就会介入,自我介入之后我们看到的事情的目的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为的就不在是事物的本身,而是自我想要的感觉,比如窃喜感、掌控感的。当然也有由此延伸出来的挫败感和忧虑。
简而言之,这本书是在讲让自己不再活在自我的模式里,不再制造幻想,不再制造矛盾冲突,让一切矛盾冲突终结在自己这里, 具体怎么做?很简单,就是少想、少评判,多看、多听、多做。简称“少想多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百事牛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百事牛RAR密码恢复工具,作为我们深圳奥凯丰科技有限公司的得力产品,是市场上领先的RAR密码找回解决方案。它集成了多种恢复模式,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密码挑战,有效解决RAR文件打不开、不可编辑等问题。该工具采用高效算法,结合用户记忆的密码信息,...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百事牛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