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写的诗有哪些
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一起来看看李白写的诗,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赠汪伦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2.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3.送友人入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曾被前人推崇为“五律正宗”(《唐宋诗醇》卷一)。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
4.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5.劳劳亭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6.送友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7.赤壁歌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诗仙李白的故事
1、仙人下凡
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为“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2、李白赋李花
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父亲高兴,觉得儿子会成为诗人,得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好名字。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那年春天,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
春风送暖百花开,
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
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而出:
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拍手叫好,儿子果然有诗才。越发欢喜,思忖: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一个白字,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3、铁杵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本博主注:这个故事是强加给李白的。李白只有聪明好学,绝无读书不用功之事)
4、与乡绅对联
不到10岁,李白名扬乡里。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胡姓乡绅招来一些人,考李白,出了一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很难对。
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不服气,又指着墙上画(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出了上联:“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笑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的确脑满肠肥,众人观之哈哈大笑。胡乡绅满脸通红。酒席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见荷花池几只小鹅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向池塘中看了一眼,一只乌龟伸出头来,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5、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李白是训养禽鸟的高手。
李白20岁时,曾隐居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除读书练剑外,还驯鸟,“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当地刺史知道后,到山上拜访,还以“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廷举荐。李白不愿作御用“法师”,没应召。
即使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时,也乐此不疲。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6、太白酒家
流放被赦后的时日里,李白逗留的采石矶只有一家酒店。店主是鲁姓财主家老板,是黑心老板。他看李白穷困潦倒,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时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老板笑呵呵地对李白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的大酒壶呵!”李白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老板满脸堆笑:“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李白一挥袖子:“别找了,下次再来!”
见李白天天来喝酒,老板就往白酒里兑水,李白喝出来了,也没说什么,后来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回到船上,喝一口才知是水……如今,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没有酒,就写不出诗,李白肝肠寸断。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见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微笑,请他进屋。进门,老人跪拜:“感谢救命大恩人!”“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大虎扑来,把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飞起一箭,连射两虎,我俩才死里逃生。”李白记起,扶老汉说:“算不了什么。” 老汉说为了报恩,他一直在暗地里跟着李白,捕鱼,打柴。李白热泪盈眶,问:“孩子哩?” “在酒店里帮工。”老人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李白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醉了,出门望江。眯着醉眼叫人拿笔,老人赶快递上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提笔挥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手捧起墨迹奔回茅屋贴在墙上。
打那起,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老汉开起了酒店。从此,“太白酒家”问世了。
老板到江边拜访李白要诗,李白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
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病故,李白有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李白之死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就在这一年,李白死在了安徽南部的当涂。这是团上的巨星,诗仙死亡。享年仅有六十二岁。
李白贫病交困,到安徽南部的当涂,投靠在那儿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关于李白之死,后人有多种说法,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其一认为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法是溺水而亡。
李白死于疾病。疾病的由来就因饮酒过度而生疾病。李白爱饮酒众所周知。尤其是到了晚年,饮酒更是凶猛。基本上每日都在饮酒,就像是没有酒李白就不能生活一样。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这就明确无误他说李白因醉得疾。郭沫若以他谙于医道的口吻说,李白61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曾决计从军,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返。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又说,他62岁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成为“腐胁疾”。十一月卒于当涂。
也有说李白是溺死的,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所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做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从诗中来看,李白是因喝醉酒,而向水中捞月亮,溺死于水中。
李白的死,无外乎这两种说法,而史书上记载李白的死,有的写死于疾病,有的写死于溺水。李白之死,模糊不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