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安徽游踪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白安徽游踪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性格傲岸不羁,藐视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到了晚年,他因受当朝权贵的排挤打击,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浪迹江湖,飘泊四方。他曾多次漫游安徽,足迹几乎遍及皖南名山胜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动人的传说。
公元753年,李白漫游宣州,常常登临城北的敬亭山,在云环雾绕、拥翠抱绿之中,独坐吟诗,感怀身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因此名蜚天下。旧时山上有李白题书“云根”两字的刻石,名为“云根石”。还有“李白独坐处”,并建有一座拥翠亭。
公元755年,李白漫游泾县。桃花潭附近的名士汪伦写信给李白,欢迎他到家中作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获信,欣然而至。汪伦热情接待,与李白同饮美酒,并笑着告诉他:“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酒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大笑,两人开怀畅饮。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也因此传闻于世。后人在此建有“踏歌台”、“桃花潭阁”。汪伦去世后,李白曾在桃花潭边立碑纪念,并书写了“史官官墓汪伦也”刻在石碑上。此碑早已不见踪影。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石碑,也一度失踪,1979年才在桃花潭附近的长滩村找到。
相传唐天宝年间,李白为访名士许宣平,曾来歙县一游。许宣平是一位隐士,隐居歙县城南的城阳山,饮酒赋诗,进城卖薪。有一次,他卖柴沽酒,豪饮至醉而归,吟日:“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怡然自乐,来去无踪。每当人们登门寻访时,却又大多不见其人,但见山中石壁上有诗云: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绕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午。
这首诗辗转流传,有好事者竟将它题于洛阳“同华传舍”的墙壁上。李白见后,情不自禁地拍手称赞:“此仙人诗也!”于是李白出游途中,欣然来寻访许宣平。那时新安江上游的练江西岸有一处沙石滩渡口,李白来到渡口正愁无船过江,忽见一老翁荡舟徐来。李白向前施礼道:“请老翁行个方便,渡我过江。”老翁欣然答应。船至彼岸,李白道:“请教老翁,高士许宣平家居何处?”老翁微微一笑,吟道:“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道谢之后,点头寻去。可是,那干山万壑,茅舍比比,翠竹婷婷,究竟哪里是许宣平的居处呢?迷惘间,李白顿有所悟:“门前一竿竹,莫不就是船头插的竹篙么?那老翁岂不正是许宣平么?”于是立即回头,然而老翁的船已驶远了。李白怅然若失,便返身回到渡口,在练江边的兴唐寺里漫游一番,夜宿于斯。他时而仰望寺院里的参天古树,时而欣赏寺门外渡口那边沙石滩下被流水抖碎的月光,写了一首《兴唐诗》:“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后人为了纪念李白的歙县之行,便将练江古渡沙石滩命名为“碎月滩”。并将屹立于练江太平桥头的一座别致的双层古楼阁改名为“太白楼”。
公元761年,李白因穷困潦倒,生活窘迫,不得已来到安徽当涂,投靠在当涂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李白游历了附近的大好河山,尤其酷爱马鞍山的采石矶,流连忘返,触景生情,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一横江词》等不朽诗篇,还在民间留下了“写诗台”、“太白酒”、“捉月跳江”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
公元762年,李白病逝当涂,享年62岁。李白逝世前作《临终歌》,并将一生所遗诗稿,请李阳冰作序编为《草堂集》。李白遗体原葬当涂龙山东麓。50多年后,唐元和十三年(819),李白生前好友范伦的儿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当涂瞻访龙山李白墓,同时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乃知李白的儿子已早卒,孙子远游不归,墓地长久无人祭扫。两孙女向范传正诉说了先祖生前“悦谢家青山”的遗愿。范听后大为感动,即命当涂县令诸葛纵主持迁墓工程。唐元和十五年(82)李白迁葬于青山西北麓,范传正亲自撰文立碑,即《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1999年9月)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性格傲岸不羁,藐视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到了晚年,他因受当朝权贵的排挤打击,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浪迹江湖,飘泊四方。他曾多次漫游安徽,足迹几乎遍及皖南名山胜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动人的传说。
公元753年,李白漫游宣州,常常登临城北的敬亭山,在云环雾绕、拥翠抱绿之中,独坐吟诗,感怀身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因此名蜚天下。旧时山上有李白题书“云根”两字的刻石,名为“云根石”。还有“李白独坐处”,并建有一座拥翠亭。
公元755年,李白漫游泾县。桃花潭附近的名士汪伦写信给李白,欢迎他到家中作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获信,欣然而至。汪伦热情接待,与李白同饮美酒,并笑着告诉他:“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酒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大笑,两人开怀畅饮。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也因此传闻于世。后人在此建有“踏歌台”、“桃花潭阁”。汪伦去世后,李白曾在桃花潭边立碑纪念,并书写了“史官官墓汪伦也”刻在石碑上。此碑早已不见踪影。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石碑,也一度失踪,1979年才在桃花潭附近的长滩村找到。
相传唐天宝年间,李白为访名士许宣平,曾来歙县一游。许宣平是一位隐士,隐居歙县城南的城阳山,饮酒赋诗,进城卖薪。有一次,他卖柴沽酒,豪饮至醉而归,吟日:“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怡然自乐,来去无踪。每当人们登门寻访时,却又大多不见其人,但见山中石壁上有诗云: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绕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午。
这首诗辗转流传,有好事者竟将它题于洛阳“同华传舍”的墙壁上。李白见后,情不自禁地拍手称赞:“此仙人诗也!”于是李白出游途中,欣然来寻访许宣平。那时新安江上游的练江西岸有一处沙石滩渡口,李白来到渡口正愁无船过江,忽见一老翁荡舟徐来。李白向前施礼道:“请老翁行个方便,渡我过江。”老翁欣然答应。船至彼岸,李白道:“请教老翁,高士许宣平家居何处?”老翁微微一笑,吟道:“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道谢之后,点头寻去。可是,那干山万壑,茅舍比比,翠竹婷婷,究竟哪里是许宣平的居处呢?迷惘间,李白顿有所悟:“门前一竿竹,莫不就是船头插的竹篙么?那老翁岂不正是许宣平么?”于是立即回头,然而老翁的船已驶远了。李白怅然若失,便返身回到渡口,在练江边的兴唐寺里漫游一番,夜宿于斯。他时而仰望寺院里的参天古树,时而欣赏寺门外渡口那边沙石滩下被流水抖碎的月光,写了一首《兴唐诗》:“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后人为了纪念李白的歙县之行,便将练江古渡沙石滩命名为“碎月滩”。并将屹立于练江太平桥头的一座别致的双层古楼阁改名为“太白楼”。
公元761年,李白因穷困潦倒,生活窘迫,不得已来到安徽当涂,投靠在当涂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李白游历了附近的大好河山,尤其酷爱马鞍山的采石矶,流连忘返,触景生情,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一横江词》等不朽诗篇,还在民间留下了“写诗台”、“太白酒”、“捉月跳江”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
公元762年,李白病逝当涂,享年62岁。李白逝世前作《临终歌》,并将一生所遗诗稿,请李阳冰作序编为《草堂集》。李白遗体原葬当涂龙山东麓。50多年后,唐元和十三年(819),李白生前好友范伦的儿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当涂瞻访龙山李白墓,同时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乃知李白的儿子已早卒,孙子远游不归,墓地长久无人祭扫。两孙女向范传正诉说了先祖生前“悦谢家青山”的遗愿。范听后大为感动,即命当涂县令诸葛纵主持迁墓工程。唐元和十五年(82)李白迁葬于青山西北麓,范传正亲自撰文立碑,即《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1999年9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