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5-2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0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5.1万
展开全部

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绝大多数的能力雏形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关键的心理发展任务是深入探究。

1.5-3岁是 探索 期, 探索 是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进行的行为,而3-6岁的探究期则是为了深入的认识事物而进行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会在了解事物表相之后,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 探索 ,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内在究竟是什么。

孩子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内在能力,都会逐渐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比如孩子的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勇气、挫折抵抗、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等。

“3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

其次,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需求,人际交往。

3-6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在幼儿园里,不论孩子是否愿意,都需要主动或被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1)、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3~4岁的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会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 爱模仿 3-4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可能也想玩这个;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这个。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由于3-4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对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同时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讲反话很可能是无效的,孩子听不懂或不会联系。

(2)、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泼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玩 游戏 。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分散关注, 游戏 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 游戏 年龄阶段,是角色 游戏 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 游戏 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 游戏 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有时还需要成人帮助和解决。

2、 活泼好动 4、5岁的中班儿童介于小班大班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这阶段孩子主要特征更“活泼好动”,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这样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梨吃不了”。

(3)、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好学、好问、好探究 5、6岁儿童不光问“是什么”,还会问“为什么”?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也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 汽车 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也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多采取接纳、宽容的态度,并在他们需要时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属性分类;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参观科谱知识类,多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显得比较有“主见”,有了相对稳定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好动,有的安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温和,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1、中国古代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颜氏家训》(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56562八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中国:1、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 社会 教育。2、蔡元培 提出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主张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3、陈鹤琴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4、陶行知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外在刺激。

孩子成长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到3岁是依恋期。

第二阶段是3到6岁是习惯养成期。

第三阶段是6到12岁是成长期。

第四阶段是12岁到18岁性格养成期。

1.萌芽期。2.初创期。3.发展期。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成长阶段要有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一阶段0-3岁 育苗期 在这个阶段要给孩子满满的爱和自由

二阶段 3-6岁 培苗期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在爱的同时要有规则

三阶段6-12岁 修复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建立好习惯,比如运动,兴趣,学习

四阶段12-18岁 出圃期 接纳放任其发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萌芽期,初创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