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考上985高校的研究生就毁了?
第一是自身水平上的差距
水平上的差距其实很好理解,大多数应聘高校的人,首先会选择好一些的高校来应聘,如果应聘不上,就会退而求其次。假设应聘者都是应聘过985高校,没应聘上而转而应聘普通高校,那换句话说就是普通高校的教师,都是985高校看不上的,或者挑剩下的。事实上,多数应聘普通高校的应聘者,根本就没胆去投985高校,毕竟人贵有自知之明。除此之外,很多在985高校呆不下去的教师,但普通高校去,还能聘上教授或副教授,其师资队伍的整体差距就可见一斑了。
教师队伍的水平差距更多不是在教学上,而是科研上,但科研的东西又很大程度地反映在教学中,一个科研好的教师,虽不一定在讲台上讲的好,但他能把学生带进实验室,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一下,胜过在讲台上讲一百句。
第二是发展平台上的差距
985高校难进,也难留,但仍然有很多人要想往里面挤,这是因为这些学校具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发展平台包括先进的实验仪器,高水平的学术团队,良好的学术声望。换句话说,就是更有可能做出具有更高水准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更有可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学术界也是势利的,名校的成果和教师,到哪里都会受人高看一眼,比如评自然基金,985的年轻教师,可能进校当年就能成功申报,但普通高校教师,一辈子申请上一个就不错了。至于像各种人才称号,那都是之前各种业绩的堆积,如果连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都申不上,拿什么去评人才。
第三是收入水平上的差距。
高校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除了少部分国家拨款,大部分是靠学校自己挣,而挣钱的主要途径就是科研。985高校教师科研水平高,科研项目也多,所以学校就更有钱一些,像清北浙大等高校年度财务决算已经超过100亿,而多数普通本科高校可能也就几亿。这些钱都会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在教职工的收入上。比如给教师的劳务提成,一些学校是项目经费的40%,100万的项目,教师能提到40万。所以,当双非高校教师还在辛辛苦苦挣课时费时,985高校的教师们可能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整体水平,具体收入也分人,双非高校也有拿项目如探囊取物的,985高校也有过得很苦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