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现在没人看了?总算搞明白了
提起《百家讲坛》,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之前的百家讲坛可谓是红极一时,无论是易中天的三国、王立群的史记、纪连海的和珅等等,都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这些学者无不是学术朴实,亲和沟通力强,他们那种较为朴实的演讲风格在那个时代较为突出,再加上观众们对于国学的渴求,使得百家讲坛红极一时。但是现在为什么突然感觉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呢?今天我就自己的角度来跟大家聊一聊。
其实最初的百家讲坛也不火,刚开始百家请的是杨振宁、周汝昌这样的史学大家,演讲风格都比较呆板严肃,没那么多的观众喜爱。后来改变方向,坛主们专攻古代文史内容,以故事性的方式讲出来,并且情节讲的跌宕起伏,像以前茶楼讲评书的模式,也很适合观众们的口味。
在百家出现了纪连海、易中天、钱文忠、于丹、马未都等一批出名人物之后,更是红极一时。但是在红的背后,也有很多学术大家对其节目提出批评,称其学术研究不严谨。但是节目组方面没将这些批评当回事,在讲课模式和选材方面一直没做出什么调整。但是他们这种类似评书的模式,对主讲人的依赖性很高,对坛主们的语言节奏、语气语调、故事编排等都有极高要求。在之后最火的那几位牛人退出之后,就很少有主讲人能再脱颖而出了,观众们听的时间长了自然也有审美疲劳,且自己喜欢的主讲人都退出了,所以慢慢的看的就少了。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上开始出现各种综艺节目,观众们总是喜新厌旧的,一个是模式老旧且选材单一的节目,另一边是花样百出的综艺节目,很多观众当然选择综艺节目了。并且这些综艺节目的更新换代要更加快,之前的《中国好声音》,在到现在的《奔跑吧》《极限挑战》之类,其实都是观众的口味变化。不过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快节奏,如果一档节目还是守旧不肯思变的话,那观众们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