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 我来答
影视达人17
2022-07-07 · TA获得超过58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6万
展开全部

太原的王生,一次早上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女郎,抱着包袱一个人在路上,她走的非常吃力。他急忙跑过去接近她,原来是个妙龄的美丽女郎。他心里很是喜欢她,就问:“为什么一大早就这样孤单的一个人走路?”女郎说:“路上的

旅人

个人感觉最吓人的是 聊斋之《喷水》

原文:

莱阳宋玉叔先生为部曹时,所僦第甚荒落。一夜二婢奉太夫人宿厅上,闻院内扑扑有声,如缝工之喷水者。太夫人促婢起,穴窗窥视,见一老妪,短身驼背,白发如帚,冠一髻长二尺许;周院环走,竦急作鵷行,且喷水出不穷。婢愕返白,太夫人亦惊起,两婢扶窗下聚观之。妪忽逼窗,直喷棂内,窗纸破裂,三人俱仆,而家人不之知也。

东曦既上,家人毕集,叩门不应,方骇。撬扉入,见一主二婢骈死一室,一婢膈下犹温,扶灌之,移时而醒,乃述所见。

先生至,哀愤欲死。 细穷没处,掘深三尺余,渐暴白发。又掘之,得一尸如所见状,面肥肿如生。令击之,骨肉皆烂,皮内尽清水。

翻译:

莱阳人宋玉叔在任四川按察使时,所典租的宅院十分荒凉。一天夜里两个丫鬟陪宋先生的老母亲住在客厅里,突然间, 她们听到院子里有一阵阵噗噗的喷水声,如同裁缝在喷衣服一般。老夫人催促丫鬟起来,戳开窗户纸偷偷向外察看,丫鬟看 到有一个老婆子身材短小而且驼背,一头白发如同扫帚一般,头上盘了一个发髻,长二尺左右,围着院子转圈,伸长脖 子迈着鹤步一边走一边喷水出水不断,丫鬟一看非常吃惊, 回来报告了老夫人,老夫人听后也很吃惊,坐起来由两个丫 鬟扶着她来到窗前,她们聚在一起观看那老婆子,忽然逼近窗户,把一口水直喷在窗棂上,窗纸破裂,三个人一齐倒在地上, 家人不知道这事。

早晨太阳出来,家里人集齐了,敲门不应,这才惊慌起来。他们撬开门进了屋里,发现老夫人和两个丫鬟都死在一个屋里,其中一个丫鬟胸口还有点温热,扶起来给她 灌水,过了一阵才醒过来,她便把她所看见的一切说了出来。

宋先生得报赶来时,悲愤欲绝,便下令仔细察看在院中, 深挖到三尺左右时,渐渐露出白发,再向深挖找到一具尸首, 如同老夫人的丫鬟所见的样子,脸部肥肿如同活人,宋先生让家人碎尸,打上后尸首骨肉都烂了,肉皮里都是清水。

东北有个关于猫脸老太的故事,很多人将其越传越邪乎,也就成了东北家喻户晓的恐怖传说。其实,猫脸老太讲的就是“尸变”,而《聊斋志异》中恰巧也有个《尸变》的故事,绝对可以名列蒲松龄笔下恐怖故事的前三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尸变》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吧。

一、

话说,在阳信县有一对父子,他们开了一个路边小店,供来往行人住宿。这天,刚刚日落西山便来了四位要投宿的壮汉。

可是老汉家中的客房已满,现在虽有一间空房,只怕客人心中不满,便让这四个人另寻住处。想必这四人也是没地方可去且旅行疲惫不想再动,便让老汉允许他们住下。

老汉没办法,只得告诉他们,他的儿媳妇刚刚去世,停尸在一间小屋,他的儿子去购买棺材了还未回来。如果客人不介意,也能将就一宿。

这四位客人一听,想着四个大老爷们还能怕一个女尸吗?当即便让老汉引着住进了这个临时的“停尸房”。

四人进了房间,只见桌上放着一根昏暗的蜡烛,桌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一具尸体。而里间恰好有个大通铺,这四人一路奔波甚是疲惫,躺下不久便鼾声四起。

突然,有一客商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睡眼朦胧间看到外间的帐子被掀开了,这人顿时睡意全无,惊起一身寒意,原来那个女尸自己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只见这女尸“面淡金色,生绢抹额”,她开始向大通铺走来!

这女尸走到铺前,俯身依次对着睡着的人吹了三口气。这唯一没睡的人担心女尸也会来吹自己,便将自己蒙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静静地等待。果不其然,女尸也隔着被子对着他吹了三口气。

这人等半天听到没动静了,掀开被子偷眼一看,那女尸果然又躺回去了,他立刻用脚踢了踢旁边三个人,他们三个一动不动。可是,这女尸像是听到了动静又坐了起来,这个客人吓得立刻屏住呼吸,女尸果然又躺下了。

这人想着还是马上跑出去吧,谁知道他刚起跑,女尸也追着他跑了出去。于是,这一人一鬼一路跑到了郊外,而远处却响起了敲木鱼的声音。原来,庙中有个道士虽然感觉到有鬼怪出没,又觉得自身能力不够,不肯出手相救。

而这边呢,这人和鬼围着一颗大白杨来回奔跑,突然,女尸伸开双臂隔着大树就要捉那活人,这人当即就被吓昏了。女尸没能捉住人,抱着树僵立在那里。

道士听外面安静了下来,便走出庙来一探究竟,只见那位客商躺在地上只留了一口气。道士将其抬回了庙中,待他清醒过来问清原由不由大惊失色。

天亮后,道士见果然有个女尸僵在树后,马上报告给了县官。县官亲自来验尸,但见这女尸的手指像钢钩一样深深地插进了大树中,好几个人一起才将其拔出。

县官命衙役去老汉家打听,这老汉才发现女尸丢了,而通铺上的三个客人也已经死掉了。老汉到庙里将女尸抬回,而那位死里逃生的客人则痛哭起来,他对县官说:“我们四个人一起出来的,现在我一人回去,怎么能让乡亲们相信我呢?”

最后,这位县官给这位客商写了证明信,又给了他几两银子将其送走,这个离奇恐怖的《尸变》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二、

《聊斋志异》不止是讲述奇异鬼怪的故事,更多的是给世人以深思和警醒,对世道以讽刺和谩骂。 然而有人却说,《尸变》是最没内涵只有惊悚的一篇,那么是这样吗?我想,《尸变》至少阐明了以下几个主旨。

一个女子生前可能一直为这个家操劳,她的死亡于这个家而言带不去任何波澜。家里有白事,生意照做且很红火,多么麻木的悲凉。

与陌生男子同居一室是封建时代绝不允许的,那么死后就可以遭此羞辱吗?她停尸的房间被“鸠占鹊巢”,她的尸变是不是一种“反抗”?

一抹帐子,一卷席子,就交代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她尸骨未寒,就有人住进了她的房间,日后也定然还会有个新媳妇躺在她的床上。这是这个无名女尸的悲哀,也是蒲松龄对那个时代女性的怜惜。

每每读到女尸吸阳气,我就会想到《大话西游》中那个要吸食至尊宝和唐僧的黑山老妖。这样想来,《尸变》的画面也没那么恐怖了。而且,细想一下,那个九死一生的富商与唐僧师徒是不是很像?

为了不让黑山老妖吸食自己的阳气,至尊宝和唐僧还将彼此的脸扳正,以供妖怪吸食。而这个客商呢?他发现女尸诈尸后,非但没有提醒同行的朋友,反而自己先行逃命,这是怎样的凉薄啊!

最后在发现朋友们已经离世后,他痛哭流涕不是为好友的无辜殒命,却是为自己回乡无法交代,这又是多么无情?

木鱼的声音于危难中的人本该是救苦救难之音,而故事中的道士明知外面有异样,却不肯出手相救,若非客商命大,恐怕就要命丧女尸之手了。

然后,木鱼之音同样是救赎之音。当道士发现晕厥的客商后,还是救了他一命。

人性就是这样的复杂,一念成佛,一念也能成魔,蒲松龄所期待的恰是一个不要各扫门前雪,而是充满温情的 社会 。

三、

其实,蒲松龄在《尸变》这个故事中什么都没说,但你若明白了他的苦心,便不得不感叹他的笔力之深。

蒲松龄的笔下偏爱写和尚道士,这一点也让曹雪芹借鉴了去。在《画皮》中,救王生一命的泼皮高人和《红楼梦》中的癞头和尚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中说“和尚不是和尚,道士不是道士”,而我们也会发现,在《尸变》中呈现了一个佛家寺庙中的道士形象,是不是挺有趣?

蒲松龄作为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通读《聊斋志异》你会发现,论世界玄幻文学的鼻祖,必须是蒲松龄。

谢友友邀请,当时看的时候,像是《画皮》《尸变》本来就挺阴森,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觉得都挺可怕,现在再想想,感觉好像没有那么让人毛骨悚然了。早安好运。

《画皮》女主梅三娘,她是个青楼女子,但向来洁身自爱,卖艺不卖身,爱上了王安旭,就固执的为他守节。

结果因为东窗事发,被鸨母赶出青楼,但她在青楼时却像一个儿媳妇一样,孝顺安旭母亲,眼见王安旭音讯全无,她带着孩子和安旭母亲一起来京城找他,结果没想到竟让她看到了心爱人竟与官家小姐眉目传情,顿时大怒,当晚她和王安旭大吵一架,梅三娘本意还是希望王安旭跟他回家的,但是王安旭经过连番打击后,顿时性情大变,决心他一定要出人头地,绝不要碌碌无为,于是见梅三娘不罢手,王安旭杀死了她。

在剧中她一次又一次的放过王安旭,但是王安旭呢,在得知真相后竟然立下符咒,想要对付她,甚至于最后不惜故技重施,想要再次烧死她,最后被爱慕着他的史逸明 从火场救出,可史逸明为此付出性命,梅三娘此刻彻底看清王安旭,发誓要杀死他,最后是她和慧娘联手杀死这个负心汉。

虽然,曾黎很美但是三娘也很恐怖 ,在我曾经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咬鬼》

说一个个人认为比较记忆深刻的吧。

《张老相公》,原文里没有提及名字,但是从称谓上可以知道作者对主人公的尊崇,聊斋里从每篇开头对主人公的称谓上和简要介绍基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的态度,作者看不上的人甚至连个名字都不会有,基本就是某生,有时加个籍贯,有时不加,也有可能怕引起读者不满:"凭什么这个人跟我一个姓?俺们地方没这种人!"

张老相公,山西人,这个可能是无法稽考,所以没有具体介绍。要嫁闺女,拖家带口地到江南去,有钱哪,江南界限不定,从地理上说嘛,长江中下游以南,自古富饶之地,应该说是古时候的一线地区,房价物价啊肯定都高,所以说姑娘能聘到江南,门户上应该不错,亲自买好了嫁妆,送亲一家子到江南旅个游,挺美的。

走水路,这一日行船到了金山,可不是地球那头的金山啊,在江苏镇江,原孤耸江中,清末渐与南岸相接,山上有个金山江天寺,简称金山寺(这我都百度的,有毛病别找我),我们不是有白蛇许仙的传说嘛,我还真去过这里,香火旺盛, 旅游 去的人不少。停船在江上,老张啊有事儿先渡江去办事儿了(这也是命大啊),走的时候嘱咐家里人,别在船上炒肉啊做鱼啊这些的,河里有老妖精,不听话老妖精给你逮去吃了(这有点像赵丽蓉老师的口气了)。说通俗点就是有条鼋,我国 历史 上记载说,大鳖也,就是大王八,多大呢,百度了一下,能达到一百公斤,西游记里也出现过,唐僧取经路遇通天河阻住去路,这家伙给运输过去的,还拜托唐僧问问佛祖它什么时候修成正果,结果唐僧忘了这事了没问,取经回程的时候成了第八十一难。这搁现在也是保护动物了,没想到,金山一带的镇江里有一条在这作恶(带人的主观色彩的,其实人家也就是为了糊口),闻到肉的这个腥味香味,原文上说"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把船一掀人一吃,干了不少年头了还,你们小心点。结果呢,他家里人就忘了(你说这一家子还能不能长点心,事关自己生死的事儿也能忘了,真是无语了),开炉做饭,煎炒烹炸,焖馏熬炖,满汉全席全上了,夸张了啊就是炒肉了,那水里这个还能放过你,到嘴的啊,一个水花翻上来,把老张的老婆女儿就弄下去了,后边大家自己脑补。

老张办完事儿回来傻了,想死的心都有啊,那么大岁数了突然一大家子人都没了,活着没动力了,俗话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别说媳妇儿,一大家子都没了,这梁子大了去了。于是就到这个金山寺庙里问和尚,这鱼打哪儿来,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岁数,家里几口人,有什么特长,得问清楚了呀,这憋着仇呢,知己知彼嘛。和尚一听,吓得不轻,说我们天天跟他挨着,都害怕被嚯嚯,跟神仙一样供着它,希望它别恼了,时不时地还宰个猪牛羊啦,给它扔半扇下去,它跳起来叼走了就,我们是和尚,都不惜杀生求全,你个瘪三儿还想什么报仇?

老张听完,心生一计,找了几个铁匠,在半山腰起了个炉子,把一块百斤重的铁块烧得通红,在它经常出没的地方,让几个壮汉拿大铁钳子扔下去了,你说这鱼就是没脑子啊,也不看看是什么东西,跳起来就吞下去了。不一会儿,水里可开了锅喽,浪头跟小山似的,这鱼折腾个溜够,再等一会儿,浪停了,这大鱼漂上来了。这家伙,山上的和尚和临时歇脚的旅人个个拍手称快,也不知道早干嘛去了。给老张建了个“张老相公祠”,整了个雕塑放里边,别说还真有灵验。不过人家还没死呢,这整个生祠好么, 历史 上给魏忠贤立生祠的有,阿谀奉承谄媚到了一定地步了,高中有篇《五人墓碑记》,好像提到过,这五个人是被供到原来魏忠贤的生祠里边了吧。

我是看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时候,最后制服那个怪物,与这个如出一辙,一下就联想到了,所以印象很深。借此推荐给大家。

阴差阳错!这个换头的贼吓人!就是他把漂亮姑娘的头换到自己丑老婆头上,特让人害怕!

就是这个认识的胡可!

《聊斋志异》,家里有一本,睡觉前看看挺好的。 我认为最恐怖的莫过于第3篇《尸变》和第4篇《喷水》尤其后者 。


聊斋恐怖故事《喷水》(本人粗略译文)

莱阳宋玉叔,在京做官时赁宅偏僻,颇为荒芜。

一夜,两个丫鬟服侍老太太(宋母)在厅里歇息,忽然听到院落有“噗噗”的声音,类似瓦工喷水的声音,便让丫鬟瞧咋个情况。

丫鬟把窗纸戳个小洞,贴着窗向院子看。只见一老嬷嬷,身矮背驼,白发如扫帚,发髻二尺高,正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身上不停地向外喷水……

丫鬟吓坏了!老太太也大惊。俩丫鬟扶着老太太去一探究竟。刚到窗前,白发老嬷嬷忽然窜到窗户前,对着她们仨喷了过来,水破窗而入,主仆仨人顿时瘫倒在地……

天亮,家人都起身,都不见老太太一行。老宋等人叩门不开,这才惊慌不安。叫下人撬开门,发现老太太仨人并排在地,已经没了气息…… 老宋摸了一把,发现一丫鬟胸口 尚温,吩咐喂了热汤。

丫鬟慢慢醒来,把昨晚之事告诉了大家。 老宋悲痛啊,命仆人在昨晚老嬷嬷消失之处掘地三尺,地下露出了白发……又挖,发现一具尸体,脸庞鲜如活人,全身肿胀如充水。

老宋令仆人砸掉尸体,骨肉顷刻腐烂,皮肉里面尽是清水,流了一地 ……


《喷水》对比《尸变》

《尸变》一篇,大概讲了4人夜投店,因客满无可宿,凑合住进一女尸房 。半夜女尸揭衾而起,对着熟睡的住客挨个吹气……都特么给吹死了。我的乖乖,把未睡着的第4个人吓的鞋没穿,撒丫子就往门外跑啊……脚底踩狗屎也顾不得了。女尸也追出去几里地...小四吓的躲树后,女尸伸手去抓,俩人围树躲猫猫,女尸把树都抓秃撸皮了……

《尸变》: 恐怖在女尸醒来,挨个害人,并一路穷追逃跑的旅客小四。恐怖在那种被女尸狂追不放的紧迫感,但住客毕竟还可以跑。 心理暗示:外面开放空间,是有机会求助或逃掉的 。

《喷水》 : 恐怖在荒芜之地,一处封闭的院子里,又一处封闭的室内 。半夜透过窗户纸看见一白发怪异老嬷嬷在院内转来转去喷着水。

真正的恐怖在于未知!你完全不知道老女鬼哪里来,要干什么,也不去浇花,就在那喷啊喷……不知道她走着走着,什么时候会突然直奔室内……而且,那是无处可逃的空间……心理上:无法预判的未知恐惧,只知道她们逃不掉……

即便次日真相大白,特么不知道什么时候院子里被埋了个变异死尸,就在窗户旁……想起仍是让人毛骨悚然啊……


谢唐骅教授邀请,问悟空君好!收到唐教授邀请三四天了,今天才抽出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此向教授致歉!


一说《聊斋志异》大家都有印象,即便没读过原著,也从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中有所了解。 这本书是由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先生耗时四十多年搜集、记录、加工、整理,各种民间鬼狐故事而成的短篇文言小说合集。全书四百九十一篇,每篇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聊斋志异》中的故事篇篇精彩,每个都是不错的电影电视素材,香港导港一直都有挖掘,前些年拍的《画皮》、《樱宁》等都很成功,近几年的《倩女幽魂》系列大家应该都看过,它是对聊斋故事《聂小倩》的深度改编整理。《聊斋志异》最初的书名叫《鬼狐传》,后来才正式定名为《聊斋志异》的。

" 聊斋"是蒲松龄先生书斋的名字,"志"是记录的意思,"异"是奇异、特别、不一样的意思,书名的总体意思是:蒲松龄先生在自己书斋里记录的很特别、很有趣的故事!


蒲松龄先生是山东人,满腹经纶,志节高洁,年轻时是个学霸式人物,二十几岁应试就拿了乡、县、府三个第一名。可惜呀,生错了年代,那个时代没关系,不送礼啥的你就甭想办成事 ,蒲先生一身傲骨,既没关系又没钱,更不愿折腰侍奉权贵,到老了始得一个贡生头衔。 历代文人士子因受儒家济世思想影响,但凡有些才华者都想在官场腾挪施展一番,希冀搏它个千秋万代名。松龄先生年轻时也是个壮怀激烈,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顽主,可惜了满腹经纶,大好人才,一生进阶无望与官场无缘,算是抱憾终生了。 幸好先生未得富贵显达,才成就了这么一部惊世骇俗的不朽著作!君不见王候将相皆尘土,唯有华章万代传!福兮?祸兮?


《聊斋》既然是鬼狐小说,其中的故事当然是都很特别了,我倒是觉得 书中描述的鬼怪精灵大都是善良可爱的,比如《撄宁》、《白练秋》、《鬼妹》、《花姑子》、《聂小倩》等等。不过也有一些故事着实恐怖了点,如《画皮》、《抽肠》、《尸变》、《喷水》等 。当然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其时代局限性,按今人眼光《聊斋》这样的不世作品亦会有其糟粕存在,我们不必苛求完美,读时会心一笑即可。

要说《聊斋》中最吓人的故事是哪个,翼飞印象最深刻的非《画皮》莫属 。上小学时是看过这本书的,那时看不懂文言文,只看译成平话的部分,印象不是太深刻,也没觉得吓人。后来村里放电影,压轴的影片是《画皮》,八零版那种,据说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香港恐怖片。那时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还没用上电,更没有电视啥的,偶尔看场电影就是 娱乐 大餐。记得当时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妹妹才刚刚读书不久,俩人早早就搬个小凳子到村前打麦场上去等着放电影,前两部是大众影片,好象是《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都是反应改革初期题材的农村片,最后一部演的是《画皮》。

从影片开头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就紧张起来了,在风啸鬼泣声里,荒原墓地中坟头忽然裂开,一个女鬼桀桀枭笑着从坟里飘了出来,惊魂未了,场景忽地转到个古老的小村子,大户宅前高挂的幽幽白色灯笼,忽明忽暗的闪动着,凄厉的音乐声里忽地跳出了片名——《画皮》。我的冷汗马上就出来了,妹妹说:"哥,我害怕″,我就拉紧妹妹的小手说:"不怕,有哥哩",其实心里怕得紧,手心里头全都是汗!随着虐耳的音乐反复回旋、萦绕,神经也在一根根的绷紧, 当情节被推进到影片最高潮部分——雨夜电闪雷鸣,恶鬼古宅挖心,我是捂着妹妹的眼晴战战兢兢看完这一节的。 我想那时我的小脸一定是像鬼魂一样的苍白,平生从未那样怕过。影片放完后,我是拉着妹妹的手一路小跑回家的,母亲看我们满头大汗还责备我:"没魂似的,跑恁快弄啥哩,看这一身汗出的"。后来听说这部影子在其它地方放映时吓死过俩老太太,我们那边没吓死人,倒是吓尿了好多小孩子,弄的很多小孩不敢一个人睡觉,晚上上个厕所啥的非要大人陪着才行,估计当时大人们也是害怕的,故作镇静罢了。

后来再看《聊斋》系列的电影、电视剧啥的也不觉得怕了,可能是被虐过,心理上有抗体了吧。 真不明白当时的电影审核部门是咋回事,这么重口味的影片都引进,特别是那音乐,真是不要不要滴。那时候这类片子很盛行,听说,由于吓死过人,这部老《画皮》伯来被禁映了,其实这样的电影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现在拍的《画皮》都是商业爱情片,改动太过了,没有了原著的惊悚感!

过去这么多年,偶尔也看过一些中外各种不同题材的灾难片、恐怖片,都没有了那种怕到不行不行的想觉。 让我回答《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我的首选是《画皮》,其次是《尸变》和《抽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不同的《聊斋》,个人观点而己 ,说给大家听听,有兴趣的友友不妨找来原著读读,亦或在电脑上搜来看看。无疑《画皮》是《聊斋》里人物刻画很成功的一个故事,老版《画皮》电影也是恐怖片中音乐和剧情编排得非常成功的一部电影,个人认为这类电影不应提倡!

蒲松龄先生耗尽毕生心力结晶为这部《聊斋志异》,并不是拿来吓唬人的,其意在用讽喻的手法,通过描述花妖狐魅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鞭笞当时 社会 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呼唤人性和真爱的回归!

刚才看到唐骅教授引用郭沬若先生给蒲松龄故居题写的一副对联,感觉是对《聊斋》一书的很好总结,联曰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先生也对《聊斋志异》有过评价,他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里不得不佩服两位大家对这部小说理解之深刻,剖析之细微!

就此止笔,谢谢大家耐着性子看完这篇涂鸭,再次感谢唐骅教授的邀请,祝大家在线欢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