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是各方面的,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很多地方,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比如,在佛教的传入后,于中国的本土的道教和儒家,彼此之间相互竞争和融合,最后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宗教融合。在《红楼梦》中开篇中,就是一道一僧,相互为伴,在青埂峰上携带宝玉下凡,才有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石头记》。从这里就看出,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本土的宗教。
如今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都是从佛教中引进的。比如像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慈悲,刹那,夜叉,轮回,报应,都是从佛经中出来的。还有现在大家经常看到的中国特色建筑宝塔。而宝塔就是佛经中用来安葬舍利的佛门特殊安葬建筑,到中国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了自己的独有的风格和模式,成为了中国建筑中特有的一种标志。更为重要的是,佛教的传入,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格,佛教中所说的慈悲于宽容,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民族精神,到现在也影响着。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翻译了大量的佛教文献以及经典,经过几千年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佛教逐渐自成一派,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形态。
据历史记载,应该是秦朝就有陆陆续续的佛教法师进入中国。
不过公认的正规的时间,根据《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多种典籍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刘庄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第二年,汉明帝派遣蔡愔(yīn)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法。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抄得佛经42章(这就是著名的《四十二章经》),并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当地遇见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邀请二师来汉地传播佛教。二师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白马寺是我国汉地最早的佛寺,取回的佛经则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
应该说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公元68年。
洛阳白马寺和当年驮经的白马雕像
你这问题,问对了。我刚好有这种书籍。虽然我没看完.....就抄几句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由于你的问题也是问一个大概,我也回一个概括给你。
《中国近代-佛教史学名家评述》
“佛教关系于中国文化者至巨,其尤显著者,若哲学,若文学,若艺术,乃至社会风习,自六朝以迁今兹,直接间接受其影响者实多,此近世学者所公认也。是则《中国佛教史》之编诉,诚不容缓。”--------黄忏华
佛教对哲学,文学,社会风气,有影响这说得过去。
但艺术呢?
呵呵~~~
刚好我是学美术这方面的。佛教也是对艺术这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唐宋朝时,有佛教的很多画像,地狱.....等等,在当时有一些都是以佛教画为题材。
有一些作品甚至是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