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
古代
乐臣公,子姓,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其祖先是宋国的公族,其后别从赵国。其族乐毅,显名于诸侯。而乐臣公独好黄老之学,恬静不仕。及赵国为秦昭王灭,乐臣公东居齐国,以《老子》显名,齐人尊之,号称贤师。赵国人田叔等皆尊事焉。
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宋国贤臣。在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时任司城,位列六卿。
乐祁,子姓,乐氏,名祁(一作祁犁),字子梁,乐喜的孙子。春秋时期宋国商丘人,宋国卿大夫,侍奉宋元公、宋景公,担任司城,又称“司城子梁”。多次代表宋国出使,与诸侯会盟。公元前504年,乐祁访问晋国,与迎接的赵简子私自饮酒,激怒了范献子,范献子将乐祁扣留。公元前502年,晋国释放乐祁,乐祁在归国途中去世。
乐羊,子姓,祖籍宋国,中山国人,战国时魏国的大将。是乐毅先祖。
乐毅,子姓,祖籍宋国,战国时赵国灵寿人(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人,战国中期燕国著名军事将领。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的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进,字文谦,三国时魏国曹操猛将。擅打仗,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与张辽共破孙权。
乐恢,字伯奇,东汉京兆长陵人,喜好经学,为一时名儒。初仕郡,署户曹史,坐事抵罪,后复为功曹。永平中,辟司空牟融府,又辟司空第五伦府,皆不就,后征拜议郎。和帝时官至尚书仆射,针对外戚窦宪专权而上书进谏,因不被采纳,托病回乡里,后被迫服毒而死。
乐广(?—304年2月29日),字彦辅。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人。西晋时期名士。历官侍中,累迁河南尹、尚书右仆射,后任尚书令,有政声,名望很高,说话得体,能宽恕人,每离职常被人思念。一个女儿嫁给了卫玠(参见《卫姓宗祠通用对联》),当时有人称之为“妇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润”。历代词人对历史名人乐广之所以崇敬有加,恐怕是离不开时代的原因: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的乱世,恰像乐广之处于西晋末年一样,乐广能在“世道多虞,朝章紊乱”之际,做到“清己中立,任诚保素”,无疑地这便是身处季世的词人所遵奉的做人标则。
乐史(930年-1007年),字子正,北宋宜黄霍源村(今属江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曾在南唐时做过官,入宋后为平原主簿, 是隋唐开科举 以来抚州地区第一位进士。仕宦60余年,先后任过著作郎、太常博士、水部员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
近现代
乐显扬(1630年—1688年),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水镇,为同仁堂创始者。
乐钧(1766-1814,一说1816卒),原名宫谱,字效堂,一字元淑,号莲裳,别号梦花楼主。江西抚州府临川长宁高坪村(今属金溪县陈坊积乡高坪村)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乐松生(1908—1968), 浙江镇海慈水镇(今属慈溪市)人,生于北京。同仁堂乐氏第十三代传人。
乐以琴:(1913年-1937年12月3日),四川芦山县人。中国空军飞行员,抗日烈士。
乐时鸣(1917年8月——2015年8月8日),浙江定海人,1935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乐时鸣是新四军老战士、原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政委。
乐茂盛:举重运动员 世锦赛冠军(湖南宁远人)。
乐靖宜,前中国游泳运动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
乐易玲,现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管理层成员。
乐嘉, 著名节目主持人。
乐开扬,中国山水画名家,江苏射阳县人。
乐玉成,现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乐基儿,1980年8月22日出生于澳门,女模特、歌手。
乐娅菲,1987年7月7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孝感祝站镇乐畈村,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同年进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投身我国民用大飞机的建设与发展。2011年,赴美国国家试飞学院(NTPS)学习,2012年获飞行试验工程(Flight Test Engineering)硕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代女试飞工程师。
乐姓,最早源出子姓,西周末年,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kàn](乐父衎[kàn]),子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
源于姬姓的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乐氏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乐氏一族在河南南阳郡、河内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河内望。
乐 毅:战国时赵国灵寿人(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人,战国中期燕国著名军事将领。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的作战指导方略和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重要影响。
乐 进:字文谦,三国时魏国曹操猛将。擅打仗,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与张辽共破孙权。
乐 恢:字伯奇,东汉京兆长陵人,喜好经学,为一时名儒。初仕郡,署户曹史,坐事抵罪,后复为功曹。永平中,辟司空牟融府,又辟司空第五伦府,皆不就,后征拜议郎。和帝时官至尚书仆射,针对外戚窦宪专权而上书进谏,因不被采纳,托病回乡里,后被迫服毒而死。
乐 广:字彦辅,晋代淯阳人,历官侍中,累迁河南尹、尚书右仆射,后任尚书令,有政声,名望很高,说话得体,能宽恕人,每离职常被人思念。一个女儿嫁给了卫玠(参见《卫姓宗祠通用对联》),当时有人称之为“妇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润”。历代词人对历史名人乐广之所以崇敬有加,恐怕是离不开时代的原因: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的乱世,恰像乐广之处于西晋末年一样,乐广能在“世道多虞,朝章紊乱”之际,做到“清己中立,任诚保素”,无疑地这便是身处季世的词人所遵奉的做人标则。
乐 史:字子正(930-1007),北宋宜黄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曾在南唐时做过官,入宋后为平原主簿,是隋唐开科举 以来抚州地区第一位进士。乐史仕宦60余年,先后任过著作郎、太常博士、水部员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乐史学识渊博,从政之余,勤于著述,前后著书20余种,1018卷。《杨太真外传》、《绿珠传》等都是古代小说的优秀篇章,历经千年而不失其光彩,广泛流传至今。《太平寰宇记》是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地理著作,全书200卷,约130余万字,是继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的又一部采摭繁富的地理总志。阅览此书,可以收到“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的效果。该书对全国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风俗、物产、人物和艺文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对当时的土产和唐宋两代户口、人口发展作了详细的记述,为后世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该书在编纂体例上除继承了正 史地理志和古地志的传统外,还恢复了“人物”在地志中的地位,又增加了风俗、姓氏、艺文、土产、四夷等项内容,对后世方志著作影响很大。
乐羊子:一作乐阳,又作乐羊。春秋末期,魏国大将乐羊子的事迹,像“谤书”以及“食子肉之羹”等,皆有史明载。原来,魏文侯曾命乐羊攻打中山,而其子正在中山做官。中山君因此把他的儿子捉来杀了,极为残忍地以他的肉做成羹,派人把送去给乐羊子,意思不外恫吓与报复。没想到乐羊子,收到自己儿子的肉做的羹后,不但丝毫没有慌张失色,反而很神色自若地把这羹统统喝完。这么一来,中山国的残忍企图和手段是彻底地失败了,而表面上对失子之痛装作毫不在乎的乐羊子,就此更加紧的攻城,最后终于拔下中山,以实际行动为爱子报了仇。
乐法才:南朝梁时江夏太守。字元备,幼有美名,沈约称之为才子。历官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其清节:“可以为百城表”。
乐韶凤:字舜仪,明代全椒人。博学能文,谒太祖于和阳,从渡江,参军事。洪武三年(1370年)授起居注,累迁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定教练军士法。撰有《四面銮乐章》、《洪武王韵》等。
真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票——“赞同”!!!
古代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公子叫乐父,这位公子的曾孙那一辈开始,以乐为姓,世代相传。乐父的父亲就是宋戴公。而宋戴公另外还有个玄孙,叫乐莒,和乐父的曾孙是族兄,这位乐莒在朝中任职,做大司寇,是专门掌管刑法、监狱、打官司的官,乐莒的子孙以祖上做过这么重要的官职而为光荣,就以乐字为姓,世代相传。
乐姓先人还有如〔乐羊〕春秋时魏国的将军,魏王叫他去攻打中山国,恰好乐羊的儿子就在中山国。乐羊来到中山国城下时,中山王将乐羊儿子杀了,煮成肉粥,送到乐羊面前,试图引起乐羊悲伤而乱他的阵脚。乐羊却面不改色,一口气喝完肉粥,挥兵直攻城门,一举而胜。〔乐毅〕乐羊的后代,战国时的名将,英雄豪杰。
乐进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与张辽共破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