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蒙古国的边境线是怎么形成的?
1962年12月26日,《中蒙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3月25日在乌兰巴托互换批准书后生效。
双方规定了两国全部边界线的走向。
双方同意,凡以河流为界的地段,以干流的河道中心线为界,凡以道路为界的地段,道路为双方共有,由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双方同意,条约生效后,立即成立中蒙联合勘界委员会,具体勘定两国全部边界、树立界标,然后起草关于两国边界议定书并绘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边界线的走向和界标的位置。
蒙古国的划分以前是清朝的时候,当时以戈壁沙漠为界线,将戈壁沙漠南方的科尔沁、察哈尔、等地方投降清朝较早的地方部落称为内蒙古。戈壁沙漠以北的喀尔喀蒙古降清较晚,为外蒙古。作为两个地方的分界的戈壁沙漠大部分被划在外蒙古一侧,当时也没有人对这些荒漠感兴趣。在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蒙古,与外蒙古中间并没有沙漠阻隔,但因为中东铁路经过该地区的缘故,有中国方面的驻军和不少汉族人,所以外蒙古“独立”吞并呼伦贝尔的图谋未能得逞。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在清朝时原属于外蒙古管辖,但民国时新疆地方当局及时派军队占据阿勒泰,外蒙当局无可奈何。
1962年12月26日,《中蒙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3月25日在乌兰巴托互换批准书后生效。
双方规定了两国全部边界线的走向。
双方同意,凡以河流为界的地段,以干流的河道中心线为界,凡以道路为界的地段,道路为双方共有,由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双方同意,条约生效后,立即成立中蒙联合勘界委员会,具体勘定两国全部边界、树立界标,然后起草关于两国边界议定书并绘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边界线的走向和界标的位置。
在中国漫长的境线上,有许多国际河流,大多数流出中国边境,也有为数不多的流入中国境内,有的形成界河。但在中蒙边境有一条流入蒙古国,又返回祖国的河流,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哈拉哈河。
航拍哈拉哈河,在森林间流淌
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摩天岭北坡的松叶湖(达尔滨湖),流经杜鹃湖,同时还汇集于苏呼河和古尔班河等支流,哈拉哈河上游10多公里为暗河,在石塘林地下流淌,只听流水潺潺,却不见河水踪影。
该河由东向西奔流,经伊尔施镇流入蒙古国,与蒙古国境内诺木勒河、努木尔根河汇合后,折向西北于索伦敖包分支,向西一支流入贝尔湖,向北一支(沙尔勒金河)流入乌尔逊河,流入呼伦湖,因此人称这条河为“爱国河”。
航拍哈拉哈河,在森林间流淌
在哈拉哈河中游27.4公里的河段,为中蒙两国界河;其下游沙尔金河,上与哈拉哈河相连,下与乌尔逊河相接,全长约40公里,中下游为中蒙界河,界河段长33.66公里。
在其支流布仁塔班萨拉河、胡德仁河、努木尔根河等河段,也有长短不等的界河。
中蒙界河——努木尔根河两岸风光
哈拉哈河属额尔古纳水系,水深平均2米,全长399公里,境内流长136公里,在我国流域面积7520平方公里。
贝尔湖风光
贝尔湖、哈拉哈河曾无数次见证草原上的烽火与硝烟。
公元1388年3月,贝尔湖畔的大风,成了北元最后的一段挽歌!贝尔湖的湖光水色,装点中原王朝亮闪闪的版图。
曾经的蒙古骑兵
后来,一些溃散的蒙古部落逐渐统一,喀尔喀蒙古后来以这条流入贝尔湖的哈拉哈河为界,裂变成“内、外蒙古”。
清代,“内、外蒙古”先后内附。
辛亥革命后,外蒙古王公贵族在沙俄的支持下,策划外蒙古“独立” ,呼伦贝尔独立。
1939年,日本所掌控的伪满洲国和苏联蒙古联军在贝尔湖东侧、哈拉哈河沿线爆发诺门罕战役。日本战败,哈拉哈河中下游大部分河段为外蒙古实控。
呼伦贝尔大草原:见证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败仗
诺门罕一战无疑对后来的中蒙划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时作为内、外蒙古界河的哈拉哈河,大部被确认为蒙古国疆域、贝尔湖的十五分之一归中国。
哈拉哈河本应唱着欢乐的歌,从大兴安岭奔流而下,在草原的臂弯里静静地流淌。在泱泱中华上版图上,与乌尔逊河、额尔古纳河一起,象一串亮晶晶的项链,串起呼伦湖、贝尔湖这两颗珍珠,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呼伦贝尔草原的明珠:呼伦湖与贝尔湖
在我看来,哈拉哈河更象是内外蒙古的血脉,而贝尔湖是一滴美人泪,映照我泱泱中华多少辛酸与无奈。
备注:本文涉及 历史 、国界等相关比较严肃的话题。虽经广泛查阅资料,由于作者知识面所限,难免存在错误,请大家谅解。
以自然地势区分两国的边界,比如说以山脉的最高点来划分,湖泊的中心划分,河流的沿岸及中心来划分等。
中蒙边界条约
1962年12月26日,《中蒙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3月25日在乌兰巴托互换批准书后生效。
主要内容:双方规定了两国全部边界线的走向;双方同意,凡以河流为界的地段,以干流的河道中心线为界,凡以道路为界的地段,道路为双方共有,由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双方同意,条约生效后,立即成立中蒙联合勘界委员会,具体勘定两国全部边界、树立界标,然后起草关于两国边界议定书并绘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边界线的走向和界标的位置,以代替本条约所附的地图。两国边界议定书于1964年6月30日签订。
1962年12月26日,《中蒙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3月25日在乌兰巴托互换批准书后生效。
双方规定了两国全部边界线的走向。
双方同意,凡以河流为界的地段,以干流的河道中心线为界,凡以道路为界的地段,道路为双方共有,由双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双方同意,条约生效后,立即成立中蒙联合勘界委员会,具体勘定两国全部边界、树立界标,然后起草关于两国边界议定书并绘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边界线的走向和界标的位置。
1962年12月26日,《中蒙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3月25日在乌兰巴托互换批准书后生效。其实这个只是新闻报道的,最真实的是当时的苏联为了防止中国建立的缓冲区,国弱无外交当时中国还狠弱小没办法个苏联这超级大国拼。
光看政区图或者交通图肯定是看不出来的,但如果是卫星图或等高地形图就一目了然了。
在卫星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大部分国境线是沿山脊与河流划定的,其他部分可能是经纬坐标之间的连线,亦或是村庄、湖泊、道路等地标。
划分根据漠南漠北划分的,蒙古高原,在元朝的时候就这样延续下来的,漠北分出去就根据原来的区域界定来画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