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知识点
展开全部
1.《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原文
原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白话译文:《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小石潭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出处: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桃花源记》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小石潭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2.《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原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南北朝)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小石潭记》和《桃花源记》中有哪些注释是使动用法,有哪些是
《小石潭记》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2、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空:在空中4、日光下彻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5、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 远: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 西南:向西南7、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蛇: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凄:使…凄凉 使动用法 寒:使…感到寒冷10、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 鸣:声音 11、心乐之 意动用法 乐:以…为乐 12、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 近:靠近13、隶而从者 名词作动词 隶:跟着.《桃花源记》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志:做标记,名词作动词.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4.帮忙回答几个关于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作者从他们的环境、生活、穿着 、神态这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写潭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其实是突出潭水的清澈。
11。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12。竹子,树木
13。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4。隔篁竹 说明这是一个清冷、人迹罕至的地方。
15。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5.小石潭记与桃花源记的所见之景有和不同
一、感觉不同
1、《小石潭记》:所见之景幽静、凄清,与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情有关。
2、《桃花源记》:所见之景宁静,优美,与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有关。
二、感情不同
1、《小石潭记》:“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2、《桃花源记》:“桃花源”的景色,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小石潭记》的原文选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白话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此文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先写外景环境,后写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
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原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白话译文:《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小石潭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出处: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桃花源记》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小石潭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2.《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原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南北朝)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小石潭记》和《桃花源记》中有哪些注释是使动用法,有哪些是
《小石潭记》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2、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空:在空中4、日光下彻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5、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 远: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 西南:向西南7、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蛇: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凄:使…凄凉 使动用法 寒:使…感到寒冷10、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 鸣:声音 11、心乐之 意动用法 乐:以…为乐 12、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 近:靠近13、隶而从者 名词作动词 隶:跟着.《桃花源记》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志:做标记,名词作动词.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4.帮忙回答几个关于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作者从他们的环境、生活、穿着 、神态这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写潭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其实是突出潭水的清澈。
11。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12。竹子,树木
13。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4。隔篁竹 说明这是一个清冷、人迹罕至的地方。
15。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5.小石潭记与桃花源记的所见之景有和不同
一、感觉不同
1、《小石潭记》:所见之景幽静、凄清,与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情有关。
2、《桃花源记》:所见之景宁静,优美,与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有关。
二、感情不同
1、《小石潭记》:“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2、《桃花源记》:“桃花源”的景色,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小石潭记》的原文选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白话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此文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先写外景环境,后写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
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