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肝病辨治中“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浅析肝病辨治中 “ 实则阳 明 , 虚则太阴 ”
张炳煌1,陆定波2
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脾脏、胃腑,在生理上互相为用、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肝脏疾病的病位在肝, 还涉及脾胃,历代医家持此观点和论述的数不胜数。 枟金匮要略枠首条便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而后“肝病实脾”理论即为历代医家传承,并得以发掘创新。 清代医家柯韵伯提出的“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在肝脏疾病辨治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确切含义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所指“阳明”、“ 太阴”, 主要是指胃与脾,高度概括了阳明病与太阴病的病理特征。 “实” 与“虚”则反映了阳明病与太阴病的病症性质。 病理状态下,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改变, 进而有形之物留滞胃肠,形成“邪气盛则实”的病机变化。 胃腑的虚证多由脾失健运、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 而脾病多以运化功能失常,水谷津液失运,气血化源不足, 以及脾不统血, 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 寒湿或湿热之邪入驻中焦, 侵及脾脏, 因脾易为湿困,又会出现一派脾失健运之证。 同时久病亦可使脾失健运, 引起脾虚证。 故脾脏为病,常常表现为虚象。 所以, 阳明病的性质属实者居多,太阴脾病则易见虚证。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含义即源于此。 枟内经枠 曰: “ 太阴、阳明为表里, 脾胃 脉也。 阳者,大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 阴道虚”[1]也反映了这一观点。
2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辨治肝病的体现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主要反映脾胃病的病症特点。 在肝病临床诊治中往往面对治疗病位的确定问题。 现代许多肝病患者是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确诊患有肝病。 临床多表现有纳差、乏力、腹胀、泄泻等症,这些症状并非单纯仅由“肝”的机能失调所致,病位往往涉及到脾、胃、肝、肾。 因此治疗用药时, 不能单纯拘泥于“肝病”,而应该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着眼“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实则阳明”证,多见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胆湿热、瘀血阻络等较为常见的实证。 肝失疏泄是引起气机升降失常, 胃失和降,有形之物留滞于胃肠的主要机理, 患者出现纳呆食少、吞酸嘈杂、胃脘胁肋胀痛等一派肝胃不和证。 “虚则太阴” 证是慢性肝病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虚证或兼见虚证,多有太阴脾虚的表现。
邓铁涛教授于 1975 年提出了五脏相关理论, 在五脏两两相关模式中,肝脾两脏关系极为密切。 邓铁涛教授认为, 肝病的病位不单在肝,更主要是属于脾的病变。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则脾胃升降适度,故有“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之说。病理条件下,若肝脏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病情进一步发展,往往引起脾脏功能失常。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 则胆汁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引起“木不疏土”或“肝脾不和”之证。 临床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则“木旺克土”, 肝气横逆, 引起肝郁脾虚,临床出现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溏薄等脾虚证。 脾失运化,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 形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甚至形成水肿。 故枟素问· 至真要大论枠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同时,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 无以升清化浊, 肝脏失于气血之滋养,其功能又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如此恶性循环, 脾虚与肝郁、水湿、痰饮、瘀血等实证同见, 形成虚实错杂之证。 这些虚证或虚实错杂证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肝癌等。因此,在慢性肝病病情演变的各阶段进行中医辨治, 应高度注意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在肝病临床的运用。仲景所创主治少阳病的小柴胡汤,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枠所载逍遥散等方剂, 都是在疏肝柔肝同时, 加以健脾益气之品, 是“治肝实脾”理论在临床广泛运用。
3 病案举隅
案 1:李某,男,45 岁,2009 年 3 月 2 日 初诊。因右胁肋下反复阵发性胀痛入院。 诉半月 前出现右侧胁肋下阵发性胀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症见胁肋胀痛, 时恶心呕吐, 脘腹痞满, 食欲不振, 伴口 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苔黄腻, 脉弦滑。 笔者辨治之初, 考虑本病由湿热之邪所致,仅给予清利肝胆湿热之剂,用黄芩滑石汤加减 3 天后,症状改善不甚明显,细辨认为患者存在胃腑热盛之证,加用大黄、枳实等药清泻阳明胃热。 服用 2 天后, 诸症状皆有改善,继服 3 剂,症状消失出院。
按:在肝病发展过程中, 湿邪、热邪相兼为病较为常见。 如热邪过甚或蕴遏过久,则会出现胃腑热盛证。 立法用药时,不仅要考虑肝胆湿热, 还要兼顾胃腑热盛, 加用大黄、枳实等泻热之品。 叶天士提出的“腑宜通即是补”,主张用降胃之法,使胃气降则和[2]。 可见治疗肝病应知常达变,注意阳明腑实,拟法当以通为用。
案 2:庞某,男,66 岁,2009 年 7 月 21 日 初诊。因反复腹部胀满 3 年, 再发 2 月 入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 症见:腹部胀满,口干口渴,纳食不佳, 时胃中嘈杂不适,消瘦, 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少, 脉弦细。 证属肝肾阴虚。予大补阴丸加减 6 剂后, 患者诸症有所减轻, 但不甚明显, 考虑“虚则太阴”。 故在上方基础上, 加沙参麦冬汤补其太阴, 继服10 剂后,腹部胀满消失,余症也基本改善。
按:腹水在鼓胀虚证中, 有“ 阳虚易治, 阴虚难调” 之说。 水为阴邪,得阳则化。 故阳虚患者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为阴虚型鼓胀, 温阳易伤阴, 滋阴又助湿, 治疗颇为棘手。 此时阴虚一证,如果单纯仅考虑肝肾阴液亏虚而处方用药, 恐难取效。 临床应该结合“虚则太阴”, 进行整体调治。 清· 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不化, 脾阴不足, 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2]。 故阴虚鼓胀,不仅要重视肝肾阴虚, 尤应重视脾阴亏虚, 给予养阴之剂, 使胃阳复,则水自清。
当然,“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论治观点,绝不可以偏一概全,一概而论。 只是提示临证时应在辨别主病、主证的基础上,尤其对于治疗虚实错杂中焦病证,应知常达变,见微知著,辨证论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张炳煌1,陆定波2
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脾脏、胃腑,在生理上互相为用、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肝脏疾病的病位在肝, 还涉及脾胃,历代医家持此观点和论述的数不胜数。 枟金匮要略枠首条便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而后“肝病实脾”理论即为历代医家传承,并得以发掘创新。 清代医家柯韵伯提出的“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在肝脏疾病辨治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确切含义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所指“阳明”、“ 太阴”, 主要是指胃与脾,高度概括了阳明病与太阴病的病理特征。 “实” 与“虚”则反映了阳明病与太阴病的病症性质。 病理状态下,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改变, 进而有形之物留滞胃肠,形成“邪气盛则实”的病机变化。 胃腑的虚证多由脾失健运、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 而脾病多以运化功能失常,水谷津液失运,气血化源不足, 以及脾不统血, 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 寒湿或湿热之邪入驻中焦, 侵及脾脏, 因脾易为湿困,又会出现一派脾失健运之证。 同时久病亦可使脾失健运, 引起脾虚证。 故脾脏为病,常常表现为虚象。 所以, 阳明病的性质属实者居多,太阴脾病则易见虚证。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含义即源于此。 枟内经枠 曰: “ 太阴、阳明为表里, 脾胃 脉也。 阳者,大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 阴道虚”[1]也反映了这一观点。
2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辨治肝病的体现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主要反映脾胃病的病症特点。 在肝病临床诊治中往往面对治疗病位的确定问题。 现代许多肝病患者是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确诊患有肝病。 临床多表现有纳差、乏力、腹胀、泄泻等症,这些症状并非单纯仅由“肝”的机能失调所致,病位往往涉及到脾、胃、肝、肾。 因此治疗用药时, 不能单纯拘泥于“肝病”,而应该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着眼“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实则阳明”证,多见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胆湿热、瘀血阻络等较为常见的实证。 肝失疏泄是引起气机升降失常, 胃失和降,有形之物留滞于胃肠的主要机理, 患者出现纳呆食少、吞酸嘈杂、胃脘胁肋胀痛等一派肝胃不和证。 “虚则太阴” 证是慢性肝病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虚证或兼见虚证,多有太阴脾虚的表现。
邓铁涛教授于 1975 年提出了五脏相关理论, 在五脏两两相关模式中,肝脾两脏关系极为密切。 邓铁涛教授认为, 肝病的病位不单在肝,更主要是属于脾的病变。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则脾胃升降适度,故有“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之说。病理条件下,若肝脏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病情进一步发展,往往引起脾脏功能失常。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 则胆汁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引起“木不疏土”或“肝脾不和”之证。 临床出现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则“木旺克土”, 肝气横逆, 引起肝郁脾虚,临床出现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溏薄等脾虚证。 脾失运化,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 形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甚至形成水肿。 故枟素问· 至真要大论枠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同时,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 无以升清化浊, 肝脏失于气血之滋养,其功能又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如此恶性循环, 脾虚与肝郁、水湿、痰饮、瘀血等实证同见, 形成虚实错杂之证。 这些虚证或虚实错杂证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肝癌等。因此,在慢性肝病病情演变的各阶段进行中医辨治, 应高度注意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在肝病临床的运用。仲景所创主治少阳病的小柴胡汤,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枠所载逍遥散等方剂, 都是在疏肝柔肝同时, 加以健脾益气之品, 是“治肝实脾”理论在临床广泛运用。
3 病案举隅
案 1:李某,男,45 岁,2009 年 3 月 2 日 初诊。因右胁肋下反复阵发性胀痛入院。 诉半月 前出现右侧胁肋下阵发性胀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症见胁肋胀痛, 时恶心呕吐, 脘腹痞满, 食欲不振, 伴口 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苔黄腻, 脉弦滑。 笔者辨治之初, 考虑本病由湿热之邪所致,仅给予清利肝胆湿热之剂,用黄芩滑石汤加减 3 天后,症状改善不甚明显,细辨认为患者存在胃腑热盛之证,加用大黄、枳实等药清泻阳明胃热。 服用 2 天后, 诸症状皆有改善,继服 3 剂,症状消失出院。
按:在肝病发展过程中, 湿邪、热邪相兼为病较为常见。 如热邪过甚或蕴遏过久,则会出现胃腑热盛证。 立法用药时,不仅要考虑肝胆湿热, 还要兼顾胃腑热盛, 加用大黄、枳实等泻热之品。 叶天士提出的“腑宜通即是补”,主张用降胃之法,使胃气降则和[2]。 可见治疗肝病应知常达变,注意阳明腑实,拟法当以通为用。
案 2:庞某,男,66 岁,2009 年 7 月 21 日 初诊。因反复腹部胀满 3 年, 再发 2 月 入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 症见:腹部胀满,口干口渴,纳食不佳, 时胃中嘈杂不适,消瘦, 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少, 脉弦细。 证属肝肾阴虚。予大补阴丸加减 6 剂后, 患者诸症有所减轻, 但不甚明显, 考虑“虚则太阴”。 故在上方基础上, 加沙参麦冬汤补其太阴, 继服10 剂后,腹部胀满消失,余症也基本改善。
按:腹水在鼓胀虚证中, 有“ 阳虚易治, 阴虚难调” 之说。 水为阴邪,得阳则化。 故阳虚患者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为阴虚型鼓胀, 温阳易伤阴, 滋阴又助湿, 治疗颇为棘手。 此时阴虚一证,如果单纯仅考虑肝肾阴液亏虚而处方用药, 恐难取效。 临床应该结合“虚则太阴”, 进行整体调治。 清· 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不化, 脾阴不足, 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2]。 故阴虚鼓胀,不仅要重视肝肾阴虚, 尤应重视脾阴亏虚, 给予养阴之剂, 使胃阳复,则水自清。
当然,“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论治观点,绝不可以偏一概全,一概而论。 只是提示临证时应在辨别主病、主证的基础上,尤其对于治疗虚实错杂中焦病证,应知常达变,见微知著,辨证论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