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四则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11-20 · TA获得超过983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3万
展开全部

1. 初一30课 寓言四则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古义:逃跑 今意:死亡

其邻人之父亦云(夫) 古义:老年男人的尊称 今意:父亲,爸爸

不筑(筑) 古义:修筑 今意:建筑

死者十九 古义:十分之九,指大多数 今意:指数字19

居数月(居)古义:经过 今义:居住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古义:走失 今义:死亡

三、词类活用

1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作动词,认为……是聪明的)

2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3不筑(名词用作动词,修筑)

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 靠近

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 善于

6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 有很多,富有

四、一词多义

1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其邻人之父亦云(他的)

2其父曰(这个)

1其邻人之父亦云(……的)

2人皆吊之(指“马无故亡而入胡”一事)

3人皆贺之(指“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一事)

2. 寓言四则原文

智子疑邻①

宋②有富人,天雨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⑤。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①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②〔宋〕指宋国。

③〔坏〕毁坏。

④〔筑〕修补。

⑤〔亦云〕也这样说。

⑥〔暮〕晚上。

⑦〔果〕果然。

⑧〔亡〕丢失。

塞翁失马①

近塞上②之人有善术者③,马无故亡④而入胡。人皆吊⑤之,其父曰:“此何遽⑥不为福乎?”居⑦数月,其马将⑧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⑩者引弦而战⑾。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⑿。此⒀独以跛⒁之故,父子相保⒂。

①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塞(sài),边塞。

②〔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③〔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④〔亡〕逃跑。

⑤〔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⑥〔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⑦〔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⑧〔将〕带领。

⑨〔髀(bì)〕大腿。

⑩〔丁壮〕壮年男子。

⑾〔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⑿〔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⒀〔此〕此人,这个人。

⒁〔跛(bǒ)〕瘸腿。

⒂〔保〕保全。

研讨与练习

一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横线的词。

1

3. 寓言四则原文

智子疑邻①宋②有富人,天雨墙坏③。

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⑤。

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①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②〔宋〕指宋国。

③〔坏〕毁坏。④〔筑〕修补。

⑤〔亦云〕也这样说。⑥〔暮〕晚上。

⑦〔果〕果然。⑧〔亡〕丢失。

塞翁失马①近塞上②之人有善术者③,马无故亡④而入胡。人皆吊⑤之,其父曰:“此何遽⑥不为福乎?”居⑦数月,其马将⑧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⑩者引弦而战⑾。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⑿。此⒀独以跛⒁之故,父子相保⒂。

①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塞(sài),边塞。②〔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③〔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④〔亡〕逃跑。⑤〔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⑥〔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⑦〔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⑧〔将〕带领。⑨〔髀(bì)〕大腿。

⑩〔丁壮〕壮年男子。⑾〔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

引弦,拉开弓弦。⑿〔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⒀〔此〕此人,这个人。⒁〔跛(bǒ)〕瘸腿。

⒂〔保〕保全。研讨与练习一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横线的词。1。

4. 文言文:《伊索寓言》四则

其一:驴行野,闻草虫鸣,悦……………………积十日,驴死。

其二:冬,蚊出……………………胡言饥?”

其三:二人同行。一人抬遗斧于道,……………………故天下惟能共险者,始可与共福。

其四:行人赁驴而远行。天方暑,……………………故争虚者丧其实。

翻译:

先看句子的

我那个时候忙于对着夏天(温暖)的风歌唱了。

两个人争论了好长时间,回头一看驴已经被晒死了.

1、驴在野地行走,听到草中昆虫鸣叫,十分喜欢,就想模仿它们的鸣叫声。问虫子说:“你们平常的食品是娜一类啊,鸣叫起来如此(好听)?”虫子回答说:“也就是(草叶上面的)露水而已。”驴子认为饮用露水是有益的,于是就不再吃草而使用露水。连续十日,驴就饿死了

2、冬天的时候,蚂蚁拿出夏天收获的粟米,别的虫子饥饿,走到它的身旁,向蚂蚁企讨粟米。蚂蚁回答说:“那么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藏粮食啊?”那个虫子说:“我那个时候忙于对着夏天(温暖)的风歌唱了。”蚂蚁笑着说:“(尊贵的歌唱家)您在夏天歌唱,就应该在冷天时节冬眠啊,怎么能说饥饿啊?”

3、两个人一同走路。一个人在道上拾到一把斧子,对同伴说:“我拾到一把斧子。”他的同伴(纠正)说:“不要说‘我’,应该说‘我们’。”后来,在路上遇到寻找斧子的人。拾到斧子的说:“我们危险了。”同伴(纠正着)回答说:“不要说‘我们’,但是可以说‘我’。”所以说啊,世间上只有能够共同面对危险,才可以与之共同享用收获的啊。

4、

有个人要出远门,就赁了一头驴.当时天气很热,太阳晒得人精疲力尽,那个人想找块树荫凉快一下可是没找到,就趴在驴肚子下边遮阳。但是驴肚子下只能趴一个人,行人和驴夫都抢着要趴。驴夫说:”我把驴租给了你,但并没把驴的影子租给你.”行人就说:”我赁了你的驴,那驴的影子就也应该是我的.”两个人争论了好长时间,回头一看驴已经被晒死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