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显得更加“讨喜”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段时间,我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话题。话题的内容大概就是“你是不是很受欢迎?”之后很多人私信问我,说觉得自己性格开朗乐观、待人真诚亲切,只是在群体中却好像并没有别人那样更受欢迎。
我忽然间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时期。那时候的我,学习成绩不错,只是可能太过贪玩,学业上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候我天真的想,成绩比较优秀的人应该是更会受老师和班主任的喜欢的吧。事实上,并非如此。
除却我们班长期稳定前两名的小马和康康之外,更受欢迎的反而是当时成绩中等偏下的那部分同学。那时候我也心生不满,我也私下抱怨过,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喜爱。
之后过了两年,我开始读大学,认识了L,L是那种典型的成绩极差的女孩,却同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甚至是辅导员成功的打成一片,而我,依旧维持着那种成绩很好,却并未受到过多青睐的状态。
我同L说起此事。L问了我一个问题。
她问“你觉得老师是什么?”
我有些疑惑的看着她,似乎很是不解她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
L叹了口气告诉我“你在老师面前显得太过尊敬”
我问她“尊敬有错吗?”
她说“尊敬自然是没错的,只是你不能太过尊敬,面对老师应有的礼貌你确实要做到,但是你不要忘了,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不需要你战战兢兢的面对他,也不需要你只是简简单单的回答他,有时候,他想要的是你的大大方方、不卑不怯。过度的尊重只会拉远你们的距离。有时候你与老师一两句的玩笑打趣,会让他觉得你更加亲近,自然也就会更加靠近你”
听完L的话,我好像忽然间就明白了。整个高中生活里,不管是请假、问问题还是什么,面对老师我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从不与他们寒暄或是过多的交流,这样自然是让人觉得很难靠近的。
这时候我回头再看,忽然间就发现那时候备受老师喜爱的无非就是两种人:第一种就是像小马和康康这种没有杂念一心一意投身于学习的勤奋钻研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嘴甜爱笑拿老师当朋友一样相处的人。
而我,这二者之间好像都未占据,又心有杂念,所以才会觉得愤愤不平。
当然,这种情况不只存在在老师与同学之间也广泛的发生于朋友的交往与相处中。人类现实的接触与交往决定了一个人朋友圈的不单一性。因此,就有人开始在不同的朋友中形成对比。有人会觉得在别人心里XX好像更受欢迎啊,XX好像更被关爱啊。
我有一个朋友J,J是典型的外向型女孩,她曾经交了许多朋友,然而每次的情况就是她辛辛苦苦交到的朋友最终都和她已经交到的朋友成为了更加亲密的朋友。为此J曾很是受伤的来找我诉苦。
从J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她的热情过度。我们都说,与人交往讲求的是火候,这个温度一定要保持适度,不能与人太近,更不能太过疏远。就如L一般,每次刚刚与人熟识,双方还没弄清楚彼此的一些基本情况、性格特征她便开始张罗着与人交友,这样过度的活络与热情,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太过轻慢和不够真实,自然她们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太过于与这人保持亲近。
想要在朋友之间变得更受欢迎,除去前期的适度交往原则还需要在日后的相处中保持一颗公正的心。
生活中摩擦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朋友之间。朋友越多,矛盾发生时就更应该保持一颗公正之心,只有如此不偏不倚才能在朋友之间形成一种公信力,才能更有威望,才能更受喜爱。
自然,人们所说的是否更受欢迎还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学校里谁更容易受到嘉奖;工作中谁更容易升职加薪;文艺活动中谁更会被拥戴赞扬;日常生活里谁更能得到他人的友善与关怀等等。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太过于注重,太过于在乎而已。当你在计较好像谁谁谁更加讨人欢喜的时候,说不定这个人就正在全心全意的将自己受人喜爱的长处浇灌的的更加强壮粗大。因为他们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只是在自己小小的土地上随心所欲的生长,她们更显得欢乐,她们更容易满足,她们不作过多的计较,才不怨天尤人,才不让自己活在悲情之中,她们散发得是真正的阳光、真正的积极向上,因此她们的光芒才更为灿烂,才更加的讨人欢喜。
事实上,这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比较,不过就是自己内心的杂念在作祟罢了。当你真诚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遇尊者不卑不亢;遇弱者心怀悯善,认真对待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也会如金黄色的阳光一般将光辉洒满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副主编)
我忽然间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时期。那时候的我,学习成绩不错,只是可能太过贪玩,学业上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候我天真的想,成绩比较优秀的人应该是更会受老师和班主任的喜欢的吧。事实上,并非如此。
除却我们班长期稳定前两名的小马和康康之外,更受欢迎的反而是当时成绩中等偏下的那部分同学。那时候我也心生不满,我也私下抱怨过,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喜爱。
之后过了两年,我开始读大学,认识了L,L是那种典型的成绩极差的女孩,却同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甚至是辅导员成功的打成一片,而我,依旧维持着那种成绩很好,却并未受到过多青睐的状态。
我同L说起此事。L问了我一个问题。
她问“你觉得老师是什么?”
我有些疑惑的看着她,似乎很是不解她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
L叹了口气告诉我“你在老师面前显得太过尊敬”
我问她“尊敬有错吗?”
她说“尊敬自然是没错的,只是你不能太过尊敬,面对老师应有的礼貌你确实要做到,但是你不要忘了,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不需要你战战兢兢的面对他,也不需要你只是简简单单的回答他,有时候,他想要的是你的大大方方、不卑不怯。过度的尊重只会拉远你们的距离。有时候你与老师一两句的玩笑打趣,会让他觉得你更加亲近,自然也就会更加靠近你”
听完L的话,我好像忽然间就明白了。整个高中生活里,不管是请假、问问题还是什么,面对老师我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从不与他们寒暄或是过多的交流,这样自然是让人觉得很难靠近的。
这时候我回头再看,忽然间就发现那时候备受老师喜爱的无非就是两种人:第一种就是像小马和康康这种没有杂念一心一意投身于学习的勤奋钻研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嘴甜爱笑拿老师当朋友一样相处的人。
而我,这二者之间好像都未占据,又心有杂念,所以才会觉得愤愤不平。
当然,这种情况不只存在在老师与同学之间也广泛的发生于朋友的交往与相处中。人类现实的接触与交往决定了一个人朋友圈的不单一性。因此,就有人开始在不同的朋友中形成对比。有人会觉得在别人心里XX好像更受欢迎啊,XX好像更被关爱啊。
我有一个朋友J,J是典型的外向型女孩,她曾经交了许多朋友,然而每次的情况就是她辛辛苦苦交到的朋友最终都和她已经交到的朋友成为了更加亲密的朋友。为此J曾很是受伤的来找我诉苦。
从J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她的热情过度。我们都说,与人交往讲求的是火候,这个温度一定要保持适度,不能与人太近,更不能太过疏远。就如L一般,每次刚刚与人熟识,双方还没弄清楚彼此的一些基本情况、性格特征她便开始张罗着与人交友,这样过度的活络与热情,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太过轻慢和不够真实,自然她们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太过于与这人保持亲近。
想要在朋友之间变得更受欢迎,除去前期的适度交往原则还需要在日后的相处中保持一颗公正的心。
生活中摩擦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朋友之间。朋友越多,矛盾发生时就更应该保持一颗公正之心,只有如此不偏不倚才能在朋友之间形成一种公信力,才能更有威望,才能更受喜爱。
自然,人们所说的是否更受欢迎还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学校里谁更容易受到嘉奖;工作中谁更容易升职加薪;文艺活动中谁更会被拥戴赞扬;日常生活里谁更能得到他人的友善与关怀等等。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太过于注重,太过于在乎而已。当你在计较好像谁谁谁更加讨人欢喜的时候,说不定这个人就正在全心全意的将自己受人喜爱的长处浇灌的的更加强壮粗大。因为他们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只是在自己小小的土地上随心所欲的生长,她们更显得欢乐,她们更容易满足,她们不作过多的计较,才不怨天尤人,才不让自己活在悲情之中,她们散发得是真正的阳光、真正的积极向上,因此她们的光芒才更为灿烂,才更加的讨人欢喜。
事实上,这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比较,不过就是自己内心的杂念在作祟罢了。当你真诚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遇尊者不卑不亢;遇弱者心怀悯善,认真对待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也会如金黄色的阳光一般将光辉洒满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副主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