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来历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江西省萍乡市的上栗及其临近地区,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
自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鞭炮)。
扩展资料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
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
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