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4篇文言文带翻译
1. 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9.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0.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13.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1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中考有多重要?
16. 中考和高考一样,是一个人群的分水岭,考上了普高就意味着需要向大学进发,而没考上就会进入专职学校,两种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化,从而改变一生。
17.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说不是太难,因为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而高考则是人才选拔考试,所以如果中考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读书上大学这条路也许不适合自己。
2. 中考二十四篇文言文有哪些
伤仲永 王安石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满井游记 袁宏道
公输 墨子
口技 林嗣环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马说 韩愈
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
论语19则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三峡 郦道元
出师表 诸葛亮
3. 中考复习哪22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
2.《孟子》两章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左传
4.出师表 诸葛亮
5.岳阳楼记 范仲淹
6.醉翁亭记 欧阳修
7.与朱元思书 吴均
8.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9.《诗经》两首 关雎;蒹葭
10.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11.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3.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14.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15.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16.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9.己亥杂诗 龚自珍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1.赤壁 杜牧
22.过零丁洋 文天祥
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4.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25.使至塞上 王维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木兰诗 乐府民歌
29.观沧海 曹操
30.次北固山下 王湾
3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33.月下独酌 李白
3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35.雁门太守行 李贺
36.卜算子?咏梅 陆游
37.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3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3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4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5.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
46.长歌行 汉乐府
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48.黄鹤楼 崔颢
49.秋词 刘禹锡
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51.竹里馆 王维
52.滁州西涧 韦应物
53.约客 赵师秀
54.论诗 赵翼
55.过故人庄 孟浩然
56.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57.夜雨寄北 李商隐
5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5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60.观书有感 朱熹
包括古诗词
4. 中考复习哪22篇文言文
1.《论语》十则2.《孟子》两章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左传4.出师表 诸葛亮5.岳阳楼记 范仲淹6.醉翁亭记 欧阳修7.与朱元思书 吴均 8.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爱莲说 周敦颐9.《诗经》两首 关雎;蒹葭10.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11.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1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3.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14.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15.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16.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19.己亥杂诗 龚自珍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21.赤壁 杜牧22.过零丁洋 文天祥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24.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25.使至塞上 王维26.望岳 杜甫27.春望 杜甫28.木兰诗 乐府民歌29.观沧海 曹操30.次北固山下 王湾3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33.月下独酌 李白 3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35.雁门太守行 李贺36.卜算子?咏梅 陆游37.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3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3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4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4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4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5.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46.长歌行 汉乐府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48.黄鹤楼 崔颢49.秋词 刘禹锡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51.竹里馆 王维52.滁州西涧 韦应物53.约客 赵师秀54.论诗 赵翼55.过故人庄 孟浩然56.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57.夜雨寄北 李商隐5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5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60.观书有感 朱熹包括古诗词。
5. 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有那些
原发布者:徐老师117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12、九上《出师表》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15、九下《曹刿论战》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34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
6. 中考必背19篇文言文(全文内容)
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八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三峡 郦道元 (八上)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马说 韩愈 (八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八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7. 跪求中考文言文15篇
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精编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2008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薄暮冥冥()(2)多会于此()(3)春和景明()(4)不以物喜()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6.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008年湖南长沙市中考试题) (三)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委而去之()()(2)亲戚畔之()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译下列句子。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8 14:18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8. 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扩展资料:《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 _淘豆网 太多了,写不下,链接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