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办家长怎么处理
一般孩子上幼儿园会哭两个星期左右,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会使孩子的情绪更不稳定,甚至会造成前功尽弃。
个别的孩子会持续哭上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时候家长要多跟老师沟通,了解宝宝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比如跟其他的孩子合不合群、能不能参加集体游戏、吃饭睡觉怎么样,从中找出吸引孩子的方面,想办法吸引孩子的兴趣。
还要将孩子的喜好、特长告诉老师,请老师多照顾一些,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展示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信心。
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常带她到幼儿园参观,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或是与老师一起有一些接触,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少年宫、儿童乐园等等,从而实现孩子心理秩序的过渡。
此外,进入早教机构,由父母带孩子一起上一段时间的课,让他初步的感知老师与自己、教与学、同学与自己的关系,建立安全感。
同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家长应该控制好情绪、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要满足、引导孩子的不良情绪、保护孩子防止意外伤害、引导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第一,家长要保持合理的情绪控制。
幼儿自我认知能力还比较差,用哭闹的情绪来实现自我要求是最常见的情绪表达。如果我们家长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肯定会心情比较烦躁,所以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必须要做好情绪管理,绝不能让你的负面情绪反作用在孩子身上,从而使孩子情绪更加烦躁哭闹的更厉害。
如果多次用坏情绪去面对宝宝,比如埋怨,指责,打骂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的情绪对抗,同时还会对宝宝的心理安全感有很大的影响。切不可以因为对宝宝期望值过高而寄希望于孩子自己能做情绪管理,要靠大人来合理地满足、引导、抚慰宝宝,让宝宝情绪逐渐平息安静下来。
第二,家长要正确分析哭闹的原因。
家长可以采用排除法来分析判断。
第一步,宝宝没有任何理由而哭闹时,家长可以测量一下宝宝体温来初步判断宝宝是否有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现象,或者考虑宝宝是否因接种疫苗而产生生理反应让宝宝不适。
第二步观察宝宝进食不顺利情况来分析孩子是否有积食上火等现象。
第三步,在身体和饮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根据宝宝是否有无礼要求情况做出判断。
第四步,宝宝是否因为能力有限而不能自我实现要求而哭闹。
第五步,宝宝因为意外碰、跌、刮伤等现象来判断宝宝哭闹等。
如果家长能够冷静,理性地采取排除法会很快分析出宝宝哭闹的原因。
第三,家长要不要纵容幼儿的无礼要求。
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或者老人在看到宝宝哭闹时因为心痛孩子而被迫来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大人清楚孩子是用哭闹的无理要求来实自已的要求时,就必须要用理智的心态面对宝宝。可以让宝宝先用哭闹发泄一下情绪,尽管有时宝宝会哭的天昏地暗,或者有呕吐现象,可以给宝宝换一个地方,擦试干净呕吐物接着让宝宝继续哭,不要去安慰,以防止宝宝得理不饶人。
事实上,一次让宝宝哭个够,让宝宝认识到哭是没有用的,当经过几次尝试都没有结果后,宝宝慢慢就放弃了用哭闹的来威胁家长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有时,细心的家长可以偷眼观瞧宝宝,宝宝会边哭边观察大人的脸色,如果此时家长离开宝宝身边,在宝宝视力范围内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做自己的事,宝宝的情绪会慢慢平息下来的。当宝宝不再哭时,家长再来到宝宝身边做亲子陪伴或者亲子游戏,宝宝很快会忘记刚才的不快的。
第四,家长要做好孩子不良情绪预先引导。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根据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的特点——当宝宝注意力转移时会相伴情绪变化,这时家长要及时做好宝宝关注新兴趣点的引导。
很多家长在与宝宝做亲子游戏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有时会偶尔打断宝宝的注意力,这里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宝宝做单人游戏时,尽量不要干扰孩子正在进行的玩耍,或者在某一方面的专注,直到宝宝注意力转移后再和宝宝说话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做好孩子注意力专注的保护和培养,会为幼儿以后进行好习惯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年轻的父母要有意识总结宝宝经常发生哭闹的现象,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做出几种应对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解决了临时抓瞎现象。
第五,家长要做好宝幼儿的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一般都不强,家长在平时做亲子陪伴时一定要格外加以重视。
在室内要把暴露在外的电源插座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墙上的电源插孔要用胶带封起来;茶几或者有尖锐棱角的家具要尽可能放在室内角落里,给宝宝腾出可以自由玩耍无障碍的空间;床不要紧靠在窗子边防止宝宝爬上窗台发生意外坠落事件;
家里易碎的玻璃瓷制器具尽可能不要让幼儿拿在手里防止意外脱落坠地碎片伤及孩子;不要让孩子轻易够到碰倒热水瓶以防止烫伤;防止纽扣玻璃球等小件物品被幼儿园拿在手里或者放入口误吞服被卡住;不要让宝宝触及刀具及带尖的东西防止宝宝摔倒刺伤眼睛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等。
室外活动时要注意地面是否有碎玻璃,小树枝树棍,带尖的碎石,地面的坑洼,有楞角的物体等,防止幼儿被意外扎伤碰伤刮伤等。
尤其在做室外活动时,家长如果想放开手让宝宝自由活动,必须要先在宝宝活动的范围内关注是否有危险因素,以做好预防保护工作。当宝宝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自由玩耍时,便避免了意外受伤而哭闹的现象。
第六,家长要做好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引导。
幼儿成长的过程是不断模仿大人做事的过程,当幼儿能模仿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如果父母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会让宝宝产生极大的快乐。自我服务意识在幼儿时期已经产生,如果家长及时通过动作的分解示范,让宝宝模仿着大人来练习,会逐步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愿和兴趣。
比如宝宝自己动手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自已用勺子吃饭等,虽然最初动作不是很熟练显得有些笨拙,但在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以及辅助示范下会让孩子逐步熟练掌握。当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后,会让宝宝的自信心逐渐得到加强,进而更愿意主动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小事。
可以说,随着安全感的构建,自信心的提高,会让幼儿自我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宝宝便会在独立方面得到强化。当宝宝不再凡事依赖大人时,便会主动思考动手去做事,而不会坐等着大人为他们服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宝宝因为表达不清晰,自己又做不到做不好而产生急躁情绪而哭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