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赵光义最喜欢的长子,赵元佐后来为什么会疯了呢?
先说一说宋太祖和宋太宗的一点儿家事。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长大成人,即二儿子赵德昭和四儿子赵德芳。
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老大原名赵德崇,后来改名赵元佐,被封为楚王。老二原名赵德明,后来改名为赵元佑,被封为陈王。老三原名赵德昌,后来改为赵元休,封为韩王,他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一直有“斧声烛影”之疑,赵光义是否害死哥哥赵匡胤,难以确认。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赵光义的皇位是他自己抢来的。
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正当性,赵光义联手赵普搞出了一个“金匮之盟”,就是宋太祖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将来要传位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将来再传给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
这样的安排很假、很可笑,对于中原皇朝来说,简直就是空前绝后,鬼才相信。更可怕的是,这个皇位继承图中的两个关键人物先后死去。
太平兴国四年八月,赵德昭在受到宋太宗严厉训斥之后,割颈自杀。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二十三岁的赵德芳得病而死,至此,宋太祖的儿子全部去世。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赵廷美被打发到洛阳,做了西京留守。很快被指责交结大臣,诅咒皇上,被夺去西京留守一职,勒令回家居住。太平兴国七年,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贬往房州安置。赵廷美忧悸成疾,很快死在房州,时年三十八岁。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背景材料,我们再来谈论赵元佐为何发配亩疯,就很好理解了。
赵德昭、赵德芳兄弟死后,宋太宗给自己的儿子们都改了名字,把中间的“德”字改成了“元”字,彻底与哪卖指哥哥一家切割。
赵元佐是宋太宗的大儿子,各方面都很像父亲,人也极聪明,箭术精湛。宋太宗非常器重这个大儿子,让他做了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楚王,自己出征时都把他带在身边,给他锻炼的机会。虽然没有明确宣布,但赵元佐显然是未来的皇太子。
但是,此前宋太宗大肆宣扬金匮之盟,搞得人人皆知,赵元佐当然也知道。按照《龙川别志》的说法,赵元佐一直主张把皇太子之位让给宋太
祖的儿子,结果惹怒了父亲,从此失宠,精神上受了刺激,得了狂病。
另一种说法,赵元佐是为叔叔赵廷美说情,没能救下叔叔,赵廷美死后,赵元佐深感愧疚,不肯再见父皇的面,人也变得暴躁残忍,身边人稍有过错,他便抽刀乱砍,还用弓箭射人取乐,每年的夏李配秋两季闹得最凶。
有一年重阳节,赵元佐的病情缓解,宋太宗高兴,在宫中举行宴会,但没有让赵元佐参加。宴会之后大家去看他,赵元佐很伤心地对二弟说:“父皇没让我参加宴会,他抛弃了我这个儿子。”
当天夜里赵元佐狂病复发,喝得大醉,把妻妾关在王府中,自己纵火。宋太宗下令把他抓起来,但不忍重罚,宣布与他断绝父子之情。赵元佐被废为庶人,关押在南宫。
赵元佐发狂,根本的原因是太年轻、太单纯,无法忍受父皇对堂兄弟、叔叔的做法,心生愧疚和罪恶感,重压之下精神崩溃。
也有一种可能,他对叔叔的同情,让宋太宗对他失望,将他放弃,赵元佐因此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