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技术的发展历程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10-15 · TA获得超过94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1万
展开全部

19世纪后期的火炮技术在炮身及材料、制退复进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制退复进器的发明和使用,使火炮的性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射速大为提高,因此可以说19世纪是火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

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使用的火炮均为前装滑膛炮。

这种火炮虽然在近代战争中发挥了空前强大的威力,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兵器,但在射速、射程和精度等方面也有不少明显的缺陷。

1846年,意大利少校卡韦利造出了一种在炮膛内刻有两条旋转来复线,使用圆柱形炮弹后膛装填的后膛来复线式火炮,使火炮技术有了变革性的飞跃。

不久,英国制炮商惠特沃斯也生产了一门后膛装填的线膛炮,不过,他是用盘旋的6角炮膛来代替旋转的来复线的。

同前装炮相比,后装炮由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闭锁炮门和紧塞具,解决了前装炮因炮弹弹径小于火包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炮膛内

刻制了螺旋膛线,同时发射尖头柱体定装炮弹,使炮弹射出后具有稳定的弹道,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可以在炮台包括陆战掩体和军舰服仓内装填炮弹,既方便又安全。

由于后装炮具有较多的优越性,所以各国便竞相研制。

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各国的冶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先是德国克虏伯钢厂发明以坩锅铸造大钢块,能制造大口径之钢炮。

克虏伯钢炮在普法战争中大显神威,声名大振。

战后各国纷纷采用克虏伯钢材制造火炮,使炮身质量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法国在1865年发明平炉炼钢法后,也开始使用高质量的钢

材制造炮身。

英国在1878年由托马斯改进了贝色马1856年所创造的转炉炼钢法,降低了钢的含磷量,制成的炮身不易碎裂。

奥国则由马卡梯斯少将于1874年发明了硬青铜炮。

在炮身的形制方面,克虏伯公司于1873年开始给德国军队所使用的火炮加装被套(即筒紧炮身),或者加钢箍(即丝紧炮身),使炮身的强度得到提高,抗压能力增强。

克虏伯火炮由此身价日高。

在闭锁机方面,1873年克虏伯公司开始采用锁栓式闭锁机,1877年,并使用了压缩紧塞具。

这些新的炮门技术能更好地密封炮尾,承受火药燃气对膛底的巨大压力,对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意义重大。

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最早是由法国人莫阿于1897年首创的,先装在75毫米野炮上。

制退复进机分制退和复进两部分。

制退机由制退管、活塞及液体组成,制退管与炮身后端之连臂相连,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制退管后退,活塞一端之液体因受压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时液体即发生一种抵抗力,以徐徐制止炮身后坐。

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待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

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

这是火炮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火炮从架退时代进入了管退时代。

第一门具有现代反后坐装置的火炮,是由德维尔将军、德波尔上样和里马伊奥上尉3人组成的法国炮兵研制小组1897年发明的75毫米野战炮。

这门火炮所采用的长后坐原理本是德国人豪森内研究发明的专利,但德国军队拒绝采用这一专利。

法国于1894年从豪森内手里购买了这项专利,并根据它研制了具有液压气功式驻退复进装置的炮架,称之为弹性炮架。

炮身安装在弹性炮架上,可大大缓冲发射时的后坐力,使火炮不致移位,使发射速度和精度得到提高,并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减轻。

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并使火炮的基本结构趋于完善。

75毫米野战炮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结构,这是火炮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突破。

在75毫米野战炮的研制过程中,法国人成功地躲过了德国情报机关的侦察和窃取活动,他们表面上进行弹簧式复进机构的多次试验,将敌方引入歧途。

结果,德国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仿制的法国野战炮,却是一种技术落后的假炮,使德国的炮兵装备落后了许多年。

1914年9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战役中,法军炮兵用75毫米野战炮猛轰德军,使其伤亡惨重,为法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法国买来德国人的先进发明专利,又对德国人进行保密和欺骗,还反过来打击德国人。

这对德国来说,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惨痛教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