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预测第八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八章 中学课程
考点预测:本章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侧重于考查课程、课程标准等相关概念,多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课程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教科书的编写原则通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论述题往往会涉及中学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改革趋势。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二、课程的类型
(一)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的价值,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就是学生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二)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
核心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三)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的要求。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牛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广义的课程目标,指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指向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
(一)生成性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二)行为取向性目标
行为取向性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合。
(三)表现性课程目标
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三、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二)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三)对学科的研究
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必须研究学科知识、类型、发展及其价值。客观地反映学科知识增长的客观要求。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它常常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等各个范畴,在每一个范畴都提出具体的观点、主张、以及实现这些观点和主张的程序和方法.并且经常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的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
(2)学科顺序
学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规定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3.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第一.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
第二.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
第三。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4.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计划中要求设置的学科,保证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使学校保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使学 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课程标准的概念
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
(1)前言。结合目前的课程改革,根据本课程门类的特点和要求,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总体设计思路。这部分主要是为本门学科的教学明确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或课程具体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同时要求在容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同时也是引导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
(5)附录。本课程门类的有关附件,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3.学科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第一,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第二.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四.学科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教科书
1.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
较少做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教科书不同于一般书籍.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
2.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首先,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其次.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再次,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课程实施的含义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须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实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_是可传播性,即向各地学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
第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经常交流有关课程计划方面的情况,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做好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动员.使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意义和含义,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新课程的实施。
第四,教师的水平。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
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最直接的支持者应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如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如新闻媒体的舆论支持、家长的理解支持等。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一个好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三是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学生的学习形成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这四个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这种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课程目标过程中的价值的大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与结构进行规划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雨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节 我国中学的课程
一、初中课程设置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初中课程设置要体现如下特征和要求:
(一)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根据《纲要》规定。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整体设置,因而它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要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普及性是指义务教育的课程要面向每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确保每个学生能达到国家的基本质量要求:基础性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性的,不能任意被扩大、拔高,应体现国家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发展性是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和持续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各种必备的能力。
(二)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均衡地发展。从整体上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是保证课程结构均衡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综合性是指加强学科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密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具体措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强学科的综合性,二是设置综合课程。
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课程结构的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l0%。l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
“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联合和交互渗透.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来,产生合力,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
“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强调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其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学科的关系而言,要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序列性,体现各自之间的联系性,使各门学科前后连贯、有序地开设.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丛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结构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到6%~8%。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较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因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没有颁布课程标准,而是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加以指导;国家不组织编写教材。而是强调各学校和各科任教教师自主开发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非指定性内容是由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问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课程设置
(一)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时代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又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基础性是指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愿望,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选择性是指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基本素质要求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是为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这既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又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习领域下设科目。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所有科国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
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便于学校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
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国家规定高中学生三年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l5分,社区服务2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Ⅱ类(即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计达到122学分方可毕业。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和基础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弹性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特长得到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
(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从这门学科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这门学科的地位。同时,由于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生成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其开设存在着极大的挑战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高中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其内涵、目的与初中是~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各部分内容在课题选择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同:在方法使用的多样性和规范性上不同;在学分比例的规定上不同;在要求不亦不同。
考点预测:本章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侧重于考查课程、课程标准等相关概念,多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课程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教科书的编写原则通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论述题往往会涉及中学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改革趋势。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二、课程的类型
(一)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的价值,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就是学生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二)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
核心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三)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的要求。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牛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广义的课程目标,指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指向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
(一)生成性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二)行为取向性目标
行为取向性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合。
(三)表现性课程目标
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三、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二)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三)对学科的研究
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必须研究学科知识、类型、发展及其价值。客观地反映学科知识增长的客观要求。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它常常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结构等各个范畴,在每一个范畴都提出具体的观点、主张、以及实现这些观点和主张的程序和方法.并且经常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的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
(2)学科顺序
学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规定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3.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第一.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
第二.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
第三。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4.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计划中要求设置的学科,保证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使学校保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使学 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课程标准的概念
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
(1)前言。结合目前的课程改革,根据本课程门类的特点和要求,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总体设计思路。这部分主要是为本门学科的教学明确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或课程具体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同时要求在容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于教师的理解,同时也是引导一种新观念的有效方法。
(5)附录。本课程门类的有关附件,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3.学科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第一,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
第二.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四.学科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教科书
1.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
较少做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教科书不同于一般书籍.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
2.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首先,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其次.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再次,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课程实施的含义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须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实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_是可传播性,即向各地学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
第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经常交流有关课程计划方面的情况,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做好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动员.使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意义和含义,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新课程的实施。
第四,教师的水平。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
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最直接的支持者应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如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如新闻媒体的舆论支持、家长的理解支持等。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一个好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三是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学生的学习形成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这四个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这种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课程目标过程中的价值的大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与结构进行规划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雨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节 我国中学的课程
一、初中课程设置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初中课程设置要体现如下特征和要求:
(一)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根据《纲要》规定。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整体设置,因而它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要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普及性是指义务教育的课程要面向每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确保每个学生能达到国家的基本质量要求:基础性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性的,不能任意被扩大、拔高,应体现国家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发展性是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和持续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各种必备的能力。
(二)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均衡地发展。从整体上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是保证课程结构均衡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综合性是指加强学科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密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具体措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强学科的综合性,二是设置综合课程。
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课程结构的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l0%。l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
“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联合和交互渗透.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来,产生合力,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
“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强调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其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学科的关系而言,要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序列性,体现各自之间的联系性,使各门学科前后连贯、有序地开设.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丛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结构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到6%~8%。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较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因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没有颁布课程标准,而是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加以指导;国家不组织编写教材。而是强调各学校和各科任教教师自主开发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非指定性内容是由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问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课程设置
(一)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时代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又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基础性是指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愿望,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选择性是指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基本素质要求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是为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这既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又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习领域下设科目。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所有科国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
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便于学校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
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国家规定高中学生三年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l5分,社区服务2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Ⅱ类(即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计达到122学分方可毕业。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和基础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弹性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特长得到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
(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从这门学科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这门学科的地位。同时,由于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生成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其开设存在着极大的挑战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高中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其内涵、目的与初中是~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各部分内容在课题选择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同:在方法使用的多样性和规范性上不同;在学分比例的规定上不同;在要求不亦不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