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随意翻看孩子手机犯法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父母翻孩子手机一般是不犯法的,但是孩子也有隐私权,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权利,与其进行有效沟通。
实践中,行为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隐私权的特征如下: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特别是公司法人的秘密(实际上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备隐私的本质属性,比如具有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无关。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根据隐私权的特征,按照国内外学者的一般理论,隐私权有以下四种权利:
(1)隐私权。隐私权是指权利主体隐藏自己的隐私而不被他人知晓的权利。
(2)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积极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权利。
(3)维护隐私的权利。隐私权是指隐私权的主体享有自己的隐私权,并保持其不可侵犯性。当其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公私救济。
(4)隐私权控制。隐私权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隐私。
侵犯隐私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不严重的,一般是治安处罚。一般情节严重或者行为恶劣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教育,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当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时,一般不是犯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32条
自然人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入、泄露或者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一个自然人平静的私人生活,以及他人不想知道的私人空间、活动和信息。
实践中,行为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隐私权的特征如下: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特别是公司法人的秘密(实际上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备隐私的本质属性,比如具有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无关。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根据隐私权的特征,按照国内外学者的一般理论,隐私权有以下四种权利:
(1)隐私权。隐私权是指权利主体隐藏自己的隐私而不被他人知晓的权利。
(2)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积极利用自己的隐私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权利。
(3)维护隐私的权利。隐私权是指隐私权的主体享有自己的隐私权,并保持其不可侵犯性。当其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公私救济。
(4)隐私权控制。隐私权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隐私。
侵犯隐私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不严重的,一般是治安处罚。一般情节严重或者行为恶劣的,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教育,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当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时,一般不是犯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32条
自然人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入、泄露或者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一个自然人平静的私人生活,以及他人不想知道的私人空间、活动和信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2707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北京小白兔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广州萤火虫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沈阳星空之梦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