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收获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84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6.8万
展开全部
今天晚上听人教教材培训——新课标解读,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转化。

知识是需要被转化成核心素养的。郭老师说不学知识不可能有素养,但是只学知识不一定会有素养,所以要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孩子,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来训练孩子。

我觉得这句话对我影响非常的大。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注重于知识的学习,有些时候甚至忘了我们的目标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但是育人的过程并不是我们讲道理学生接受道理的过程,而是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体验,在体验中形成能力,在体验中锻造品质。

所以提出转化的思想,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让孩子进行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其实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课程内容结构化。

这次课标的改版,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了之后呢,会引导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从知识点到知识单元到学习单元,这里老师讲了一个例子,就是说知识点就像砖一样,砖可以建房子房,房子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学习,但并不是建了房子就结束了,而是要让孩子把这个房子当成家,在这个家里孩子要经历知识建构,留下生命活动的痕迹,在房子里面生活,要和他的生命相关联和他的情感相关联。

我又想到一句话——散落的珍珠不是项链,我们现在的教学,比较注重各个知识点,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有没有掌握,但是忘记了一个问题,就是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形成学生的能力,最终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这次的课标里没有专门提核心素养,但是教学目标就是按照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设计的,所以说这次的核心素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在了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学生学了这门课之后,就会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能力,然后通过参与活动形成素养,最终的目的是培育一个完整的人。

另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我们做老师要有一个整体观。无论我们现在学了多少门的课程,所有的课程最终的结果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各个学科之间看似是分开的,但其实是一体的,就像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样吧,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所以要从整体观系统观来看待我们的学生,看待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首先我们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人,我们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其次呢,我们所教的这些知识点前后也是有联系的,正所谓郭老师说的旧的不旧,新的不新,难的不难,同时各个学科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学生的学习体验,内化形成学生的能力,再通过外化的体验,慢慢的形成素养。

整个讲座听下来挺激动的,不知道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具体落实的时候会怎么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