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呢?
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产品发行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展示,产品发行时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根据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分为封闭式净值型和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封闭式净值型产品是指产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净值,投资者只能在产品到期时赎回;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是指产品在存续期内定期开放,投资者可在开放期申购或赎回。
净值型理财产品和传统的预期
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来看个对比图:
1
我们再拿大家爱喝的奶茶来举个例子:投资预期收益型产品就像冲泡奶茶粉,每一杯的味道都有“出厂设置”,到期后按照预期收益率来兑付。而净值型理财产品更像是一杯现点的奶茶,每一份资产都像小料一样公开透明,尽管挑选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混搭出的口味往往给人味蕾的惊喜。而产品运作得好,也能给你超额收益的惊喜!让人忍不住“吨吨吨吨吨吨”。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投资什么的呢?
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的标的很多,几乎包含所有类型的资产,主要是标准化资产,常见的包括现金、债券、商品、股票、期权期货等投资标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产品可投资的范围会越来越扩大。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如何计算呢?
净值型理财产品按照“金额申购、份额赎回”原则来计算收益:
申购、赎回公式如下所示:
申购份数=申购金额/对应确认日公布的单位净值
赎回金额=赎回份数*对应确认日公布的单位净值
举个例子:
您在产品开放期申购,本金为200万元并确认成功,确认时该产品的净值为1.0613,那么持有理财份额为:200万元/1.0613=1884481.29份。当这款产品在开放日的净值涨到1.0732时,您想赎回,假设赎回费率为0,那么,赎回总金额为1884481.29份*1.0732=2022425.32万元,赎回总金额减去本金200万元,收益为22425.32元。
可以通过转换收益率和传统理财产品对比:
公式为:
产品收益率=(赎回日净值-申购日净值)/申购日净值*365/实际持有天数*100%
举个例子:
您在2021年8月19日申购(并在当日确认),当天的净值是1.0031,在下一个开放日2021年11月19日赎回(并在当日确认),赎回确认日当天最新净值为1.0205,持有期为92天,假设赎回费率为0,则年化收益率为:
(1.0205-1.0031)/1.0031*365/92=6.88%。
如何理解摊余成本法和
市值法这两种估值方式?
【摊余成本法】
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简单点来说就是将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举个栗子,假设某只产品以100元的净价买了1年期利率2.7%的国债,该只产品会将这2.7%平摊到每一天,也就是2.7%/365,再乘以买入的金额就是这只债对应的每天收益,所以这笔投资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市值法】
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法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举个栗子,某只市值法估值的产品同样买入了1年期利率为2.7%的国债,在产品估值的时候,首先将票息收益2.7%计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再乘以买入的金额,同时根据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减去债券买入价格和当日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因为债券的市值是波动的,所以这笔投资每天的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净值型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募集资金投向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投资者的最终收益取决于银行的投资收益,银行事先并不承诺固定收益率。
而之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不包括结构性理财产品),会明确给出固定期限内的固定收益率,虽然银行标注的是“预期收益率”,但熟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都知道,这个预期收益率就是最终的收益率。
扩展资料:
同的净值型产品,其开发申赎的期限也不一样。以浦发银行的10款净值型产品为例,开放周期由每日开放、每月开放、每季开放、每半年开放、每年开放不等。每个开放申赎期,都会给出该产品的当前净值。
虽然不同的净值型产品在收益率上有差异,这些产品的真实收益较同期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有一定的优势,折算年化收益率比传统理财高出1-3个百分点。
“净值型产品会逐渐取代传统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浦发银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净值型产品投资范围广泛,收益率和投资风险也比传统理财产品高,是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提供的一类理财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浦发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受市场关注
与净值型理财相对应的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宣传表述上似乎都换成了另一种模式。
以前投资者想要了解一款理财的预估收益要看预期收益率,现在则需要看业绩比较基准;
以前的理财产品算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现在称为净值型理财;
以前理财产品还有保本理财,现在怎么找也找不到保本字样了。
一、理财收益率的描述变化
过去,我们看到一款产品标注着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那就意味着这款银行理财未来的利率为4%。不管银行是不是这样想,这样的话术会让投资者觉得理财到期后的的收益率就是4%。在资管新规推出以前,银行也确实是按照这样的情况进行刚性兑付的。
资管新规推出以后,监管机构要求银行理财要取消刚性兑付,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有了这样的要求以后,再用“预期收益率”来宣传预估的收益显然不太合适,容易让投资者产生误解。
“业绩比较基准”则是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预估值,不带有承诺收益的意味。银行也可以就此跟过去一刀两断,不用背负着必须要兑付本息的压力。只要合规经营,尽责投资,无论理财结果是赚是赔都不用背负责任。
业绩比较基准这个词的出现其实是宣告了银行理财新时代的到来,在银行理财新时代里,理财净值化是核心。
二、理财由固收转为净值
以前的银行理财几乎不存在信息披露,投资者能看到的只有购买理财前的风险揭示书、产品说明书等。银行在投资的过程中,无论赚多赚少,只要给足投资者当时告知的预期收益即可。赚得多了是银行的,赚的少了,银行会把缺的钱补上。
转换为净值之后整个逻辑就变了,银行要定期披露理财的净值情况。投资者计算收益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购买时,按金额购买,但是在赎回时却是按份数以及对应的净值来计算。
比如理财的初始净值为1元,购买1万元的理财就说明买了1万份理财,等到一年后赎回时,净值变成了1.1元,那么赎回1万份理财,就会收回1.1*1=1.1万,收益率就是(1.1-1)/1=10%。
理财的收益由净值的变化来决定,如果赎回时的净值高于购买时的净值,那就会赚钱,如果低就会赔钱。赚多赚少,没有人能说得准。
那既然没有人能说得准,理财的保本可能自然也就荡然无存,银行再打出保本的字样,肯定是不合适的。
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对于其他的理财产品来说属于非保本的浮动型的理财,并没有预期的收益。也就是说你投资的这个理财产品之后能够拿到多少钱是未知的,而且一旦发生了投资失败,那么你的本钱是保不住的。一定要注意,这是一种非保本的理财产品。
净值型的理财产品是没有预期收益的,不会让你知道这个产品将来可以带来多大的收益,就连银行也不会承诺可以带来多少固定收益。用户最后能够赚到的钱只跟产品的净值有关系。如果产品的净值不高,那就会产生亏损。
这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比其他的理财产品要高很多,普通的理财产品都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之前没有办法赎回,但是这种理财产品就不一样了,每个月或者是每个礼拜都有开放的日期,投资者可以随便进行投资,可以选在这个时候进行赎回资金的流动性很高,也但有一定的收益性,但是风险系数实在是太大了,不保本的情况下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也可能会亏很多钱。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按照份额发行并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产品。通常用户投资的净值型基金就属于净值型理财产品,这种基金在交易日会有一定的上涨或者下跌,但是都会公布基金净值,这样的基金在投资时一般选择在基金净值低的位置介入。
基金净值型常见的混合基金、指数基金、股票基金等,用户投资这些基金时要对基金鸡进行全面的分析,一般要了解成立时间、基金规模、基金持仓、基金净值走势、基金经理、所属基金公司等,只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预判基金净值走势。
净值型基金都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只有股票股价上涨,基金净值才会上涨。这时在投资时最好选择股市低迷时进入,然后选择股市高点时卖出的,这时投资的基金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盈利。
最后就是投资净值型基金可以使用定投,通过坚持长期的买入,持有的基金会不断的降低成本,后续基金净值就会上涨。不过定投需要坚持较长的时间,同时定投不能保证一定会盈利,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