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
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为:先看综述,后看论著、关注常见的分析技术和软件、少数文献才看全文、集中时间阅读、做好记录或标记、预备引用的文章要亲眼过目、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多交流、注意表达能力与研究能力同等重要。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综述文章是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凝聚成的综合性情报,是系统完整地了解某一学科或专题发展脉络、趋势动向的最快渠道。尤其对于科研新手来说,是快速入门的不二之选。先看综述搞清理论概念,再看论著掌握方法时更加得心应手。
2、关注常见的分析技术和软件。
对于文献中经常提及或应用的本学科的关键技术,要额外关注并学习掌握,有利于后续独立开展研究。
3、少数文献才看全文。
学术文章的篇幅很多都不短,如果每一篇都仔细研究,势必费时费力。大多数情况下看完摘要就能基本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再往下还可以阅读引言、图表、结论等,大致就能了解其全貌,只有极少数高质量的论文才仔细研读全文。
4、集中时间阅读。
总看到有人抱怨文献读完转眼就忘,可能是因为阅读的时间过于分散,碎片化的阅读知识接收散乱,难以形成整体印象。尽量集中时间进行阅读,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提升效果。
5、做好记录或标记。
做笔记可以加深印象,也方便后期查阅。如果纯靠大脑记忆,就如过眼烟云,痕迹难寻,等同于没看。手写也好,运用工具软件也好,总之不能缺少这一步。
6、预备引用的文章要亲眼过目。
因为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因此确定需要引用的文章都必须找到原始文献进行阅读,避免主观影响或内容错误。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水平等级、文章的被引频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同时还可以关注引用此篇文章的文献对它的评价,是支持还是反对,是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遇到文献理解上的困难,要避免一味死磕、闭门造车。请教前辈或师长可以疏通知识结构,与同辈公开讨论可以激发灵感。
9、表达能力与研究能力同等重要。
学术研究不是孤芳自赏,需要将研究成果凝练成书面语言进行传播,供大家学习参考。即使一个人研究能力很强,表达能力不行,成果传达不出去也是白费。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的组织上,也体现在图表的制作上。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特别学习其中遣词造句、逻辑建构、图表表现的优秀方式。
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不是为了追求一味的信息输入,有意识地加入自己的思考,输出反馈,才是正确的文献阅读方式。
2024-10-1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