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闰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我国自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调节农历的方法——“置闰法”。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
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阳历阴历区别: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中国几千年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
而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