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展开全部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96年文科第16题,单选题;1999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2005年第11题单选题。)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涉及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邓小平更加鲜明地、频繁地、突出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因为:
首先,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都要遇到的普遍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怎样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经验教训。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即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甚至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歪曲的理解,结果导致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搞清楚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歧和困惑,主要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
第四,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初步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多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作出了科学的回答。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4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基本特征”的阶段推进到了本质认识的新阶段、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的主要内容是:(2004年第19题,多选题)
第一,突出了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打破了离开生产力空谈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偏向。
第二,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和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既讲解放、发展生产力,又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动摇。(1998年文科第4题,单选题)
第三,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2002年文理科第35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把人民的生活幸福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2000年文科第22题,多选题)
第四,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为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1)理论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2)实践上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对社会主义认识从基本特征上升到体制高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3.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南
5.是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96年文科第16题,单选题;1999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2005年第11题单选题。)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涉及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邓小平更加鲜明地、频繁地、突出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因为:
首先,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都要遇到的普遍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怎样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经验教训。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即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甚至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歪曲的理解,结果导致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搞清楚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歧和困惑,主要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
第四,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初步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多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作出了科学的回答。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4年理科第10题,单选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基本特征”的阶段推进到了本质认识的新阶段、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的主要内容是:(2004年第19题,多选题)
第一,突出了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打破了离开生产力空谈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偏向。
第二,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和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既讲解放、发展生产力,又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动摇。(1998年文科第4题,单选题)
第三,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2002年文理科第35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把人民的生活幸福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2000年文科第22题,多选题)
第四,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为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1)理论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2)实践上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对社会主义认识从基本特征上升到体制高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3.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南
5.是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集中体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