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傅雷为何说儿子是叛徒?
《傅雷家书》傅雷说他儿子是叛徒,因为是在运用反讽刺的手法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傅雷说他儿子是叛徒,是在运用反讽刺的手法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傅雷在遗书里说傅聪是叛徒是身不由己的,他自己都被打成人民的叛徒,那么很自然地,他培养的儿子也就是“叛徒”了。一代爱国翻译巨匠,竟然被扣以“叛徒”的罪名而被活活地逼死。
《傅雷家书》的文章背景及作者自叙: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说他儿子是叛徒,是在运用反讽刺的手法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傅雷在遗书里说傅聪是叛徒是身不由己的,他自己都被打成人民的叛徒,那么很自然地,他培养的儿子也就是“叛徒”了。一代爱国翻译巨匠,竟然被扣以“叛徒”的罪名而被活活地逼死。
傅雷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做人应该是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优秀的道德素质的最根本的,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创作出高尚的艺术作品,在《傅雷家书》中他也在不断强调。
作品评价: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因为自己被定义成叛徒,儿子傅聪自然也是叛徒了。
解析:
傅聪生下来,五岁左右的时候,对音乐有大的兴趣。傅雷先生呢,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傅聪这个小家伙,7岁多的时候,傅雷就开始让傅聪,学习钢琴。到了1953年,他的儿子,有了出国演出的机会,经过选拔,傅聪去到罗马尼亚参加钢琴比赛。
第二年,傅聪被派往波兰,此后,傅聪便留在波兰,留学学习音乐。在儿子留学的三年之后,傅雷遭受严重打击。他也一度想自杀。但之后他对妻子说:要不是还有两个孩子,他就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父亲受到打击的情况下,远在波兰的傅聪,从波兰到了英国。而当时的情况是,英国,属于我们的另外一个阵营,另外一个世界。当傅雷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的吃惊——儿子竟然跑到了敌国,与我们的国家为敌了。
但此后呢,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也明确表示:让傅聪定一是不要入英国籍;二是不去台;三是不说不利于我们国家的话。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到了上个世纪的60年代,傅聪,还是最终加入英国国籍。
这对傅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傅雷先生呢,也几乎绝望。因此,也正因为自己的儿子傅聪。在傅雷的遗书中,他曾这样写道:自己教育出了一个叛徒——傅聪,在人民面前,他已经是——死有余辜!
相关原文节选:
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解读:
“含冤不白”恐怕是傅聪内心最为耿介的想法,而很多人揪住傅雷小辫子的一个做法,便是只关注这段话中的第一个“何况”,而忽略了后者。“叛徒傅聪”这四个字是如此触目惊心,自然会被很多别有心机之人大肆渲染。
但从修辞学角度看,第二个“何况”之中,才是傅雷想着重表达的内容,傅雷将自己比作旧社会的“渣滓”,结合之前的“含冤不白”,似乎这才是他内心的真情实感,他的暴烈和倔强在此表露无疑,而这或许才是他自杀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