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看起来比较浪漫的师生恋,在现实生活中却饱受争议。
师生双方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学习上仍处于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角色
很多人在备考教资时,都曾背过这样一个知识点,那就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平等,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和心理相容。从这段对于最新师生关系的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亦或是向平等的方向靠拢的,但是在学习上大多属于授受关系,也就是说一方教,一方学,一方管理,一方被管理。这样的角色划分,很难让师生始终站在平等的位置相处。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学生嫁给老师的例子,但是这大多是双方彻底脱离师生关系多年后才产生的恋爱关系,这样角色转变后的交互远比之前校园里的盲目崇拜要理性的多。
容易产生不道德的恋爱关系或给一些不道德老师犯错的空间
在高校任教的老师,大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就是典型的不道德行为,不管学生是否知情,都在无形中承担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的角色。
老师这个职业的确有一定的示范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严于律己,认真执教。从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高校师生恋恶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有很多特别的老师存在,他们利用学生的信任,肆意妄为。如果高校允许师生恋,那么就给了这部分老师可遮挡狼身的羊皮,很容易让更多无辜学生入坑。
高校的老师中有很多学生向往已经的权利,例如奖助学金的评定,保研名额的评定,深造名额的评定,就业机会的推荐等,如果师生之间产生了恋爱关系,那么很难保证老师可以在这些项目上一视同仁,保持绝对的公平。尽管我们不愿意相信直至今天仍然有那么多愿意为一点利益牺牲自己的学生,但是这却是今天无数次上演的不争的事实。
对于一个“有思考”“有选择”的成年人,人们只会将这种不平等淡化成美好爱情,或者是自主作出的有目的有条件的选择,而不会质疑其合理性。
并不是说常见就是合理的,而是讲这其中包含的不合理,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人们选择性忽视了。
师生恋只是众多不平等恋情中的特定一种,只是因为学生和老师这个特殊的组合群体而备受瞩目。
如何使这感情“正常化”呢,等到毕业不就好了嘛,等到长大成人不就好了嘛,没有权力控制,有了自主想法,再决定就好了嘛。
浪漫爱情,虽源于生活,却也粉饰了生活里太多的不如意,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大学里认真生活,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