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策为什么要将位置传给孙权?孙权是个怎样的人?
孙策当时之所以要将位置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孙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孙绍当时年幼;2、江东霸业未成;3、幼主难以服众。
至于孙权这个人,其实可以说是人如其名,对于权谋之事还是比较擅长的,能力方面也还不错,东吴也是在孙权手里越来越稳定的,但是孙权的能力肯定不如曹操,所以我认为孙权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帝王,有能力但是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1、孙绍当时年幼
首先,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孙策的儿子孙绍的出生年月,但是明确记载了孙策的生卒年月,孙策出生于公元175年,在公元200年的时候就被刺杀去世了,所以孙策去世的时候大约是二十五岁,古代人结婚生子都比较早,若是孙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结婚生子,那么孙绍最多也就是十岁不到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确难当大任,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孙策去世的时候,孙绍差不多还是个幼童,所以当时孙策并没有想到要将位置传给儿子。
2、江东霸业未成
其次,由于孙绍年少无知,如果要让孙绍继承的话,那么大部分事情都一定会落到周瑜的身上,周瑜本身能力强,而且孙策是绝对信得过周瑜的,但是当时江东霸业未成,周瑜必须全身心帮助东吴发展,如果让他辅佐孙绍的话,反而是分身乏术,所以孙权继位是最好的选择。
3、幼主难以服众
最后,孙策其实也明白,如果让年幼的儿子孙绍继承自己的霸业,可能江东的大臣们都不会心服口服的,毕竟幼主自古以来就是无法服众的,还容易成为别人手中的傀儡,所以孙策此举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儿子。
孙策会在临死之前,将大位传给孙权,有两个原因。第一自己孩子年幼,不足以支撑江东局面;第二孙权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其治理江东能力,甚至超越了自己。孙权也不负哥哥孙策所托,在他的治理下,江东不仅势力稳固,更是三分天下成长为吴国。
孙家三父子励精图治,有了江东大好局面。单就孙权个人来看,他是一个才华卓越,又能够礼贤下士的贤君。年少时候大展宏图,让江东发展越来越好,晚年时候也曾昏聩,做了一些糊涂事情。
孙策之后,孙权是最合适继承人
年少的孙策,从父亲孙坚手中,接过了江东这一大任。依据当时形势来看,很多人都不看好孙策,以及他背后所代表势力。毕竟袁术、袁绍两兄弟,在当时依然是最大的诸侯。
孙策勇猛过人,被人称为“小霸王”。孙权在武功上,虽然比不上哥哥孙策,可他却胜在管理上,辅佐哥哥孙策期间,提出了很多见解,都让孙策叹服。
孙策死的时候,只有26岁年龄,他的孩子还很小,不足以肩挑江东大任;为了江东稳定,也为了孙家实力巩固,将继承人选定为孙权,是最佳选择。这样一个做法,既能稳定局势,还能够保住自己家人性命和荣华富贵。
孙权善于谋略,是一个有才能君主
孙权年幼时候,就展现出了其过人才华,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诞生。孙权继位以后,不仅让江东势力稳固,更是逐步走向强盛,联合蜀国一起对抗魏国。孙权也能够任用陆逊、吕蒙等年轻将领,让吴国多次挫败了强敌。
吴国的基业,由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共同建立。这三位都是东汉末年豪杰,孙权的成功,既有父兄奠定基础,也有自身精明能干,所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