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个人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学校专业和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5.进食障碍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呕吐、滥用药物等。
6.强迫症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自觉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7.重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躁狂表现为过分高兴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壮年起病,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这些困惑你可能也遇到过:
Q:为什么每次有重要作业或者考试,我就会很纠结,一方面想要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又总会拖延,心里虽自责,但就是不想去做?
拖延其实是一种回避行为,它会让我们暂时不用去面对困难或烦恼的事情,减轻焦虑。但是,长远来看,会损伤我们的效能感,强化内疚、自责、焦虑和无力感。被拖延的任务往往是那种大而复杂的,很难一做就成,需要耐受不确定性,并且忍受一时的挫败感。而对有些人来说,做好一件件事情,是自尊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很恐惧“做不好”,那将是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于是,他们很难忍受挫败感,甚至是挫败的可能性,一旦不顺利或者没有正性的反馈,便会回避拖延。
Q:为什么每当别人向我提一些要求,即便我不想做,但仍然无法拒绝?
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过度的强调服从。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保持关系和谐,避免冲突,就尽量顺从,满足别人的期待,忽略自己。也许我们曾经反抗过,但发现对方不能理解和体谅,反抗之后更难受,修补关系更累心,于是便不敢再生事端。过去的经历对我们现在的行为和选择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开始是意识不到的,随着心智的成熟和发展,才能逐渐看清当下面对的人已不同于过去,当下关系的性质也不同于过去,在新的关系中,我们才可以学着用新的反应来互动。
Q:为什么见不到父母非常想念,但是一起待几天后又矛盾不断?
曾几何时,父母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是那么需要他们,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和脸上的笑会让我们觉得整个世界是又亮又暖的。他们稳定、温暖的存在为我们注入了最初的安全感和连接感,这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体会过这样的亲密无间之后,我们才能够如风筝般御风高飞。当我们灰心丧气的时候,也正是父母的接纳和支持为我们重新注入能量、渡过难关。也许长大后的我们会觉得和父母渐行渐远,互相有很多看不顺眼的地方,因为曾经的亲密一体要逐渐转变成两个既独立又相互连接的个体,这个过程对双方都是很大的考验,会有很多矛盾、激烈的情绪,也需要日渐成熟的我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接纳和引导父母,修复关系中的裂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亲子之间想要在情感上彼此靠近,连接的原动力是永恒不变的。
做到这六点可减少心理问题
1.规律作息规律作息除了保证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和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远离烟酒长时间吸烟或饮酒对情绪有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形成烟瘾或酒瘾,正常的脑功能也会受到破坏。可能有些人会问,偶尔的吸烟饮酒是不是没关系?比如“以酒助眠”?“小酌怡情”?这些理解是错误的。目前研究发现,吸烟饮酒是不良的减压方法,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饮酒带来的睡眠也不是正常健康的睡眠。
3.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帮助我们表达自我。研究发现,拥有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4.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情绪的第一步是学着察觉自己的感受,明白情绪没有对错,逐渐了解感受背后的想法、需求与期待。学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帮助我们缓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力。推荐的减压方法有不同种类的运动。例如,接触大自然,艺术活动(如绘画、唱歌等)、阅读、写作、冥想等。
5.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研究发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大学时期,我们经常要面临很多相处的问题。比如,如何和不在身边的父母相处?如何和亲密的爱人相处?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和自己相处?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促进自身健康。
6.学会求助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面临很多的发展任务。比如,爱情的体验和经营,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自我身份和能力的评估定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职业的规划等。从以学业为主的中学跨入多元化发展的大学,很多同学会感到不适应和迷茫。
成长的路上难免有困境,希望大家困难时,不必独自承受痛苦,及时向身边信任的亲人、朋友、老师求助,相信“办法永远比问题多”,再困难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1.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5.进食障碍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呕吐、滥用药物等。
6.强迫症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自觉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7.重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躁狂表现为过分高兴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壮年起病,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这些困惑你可能也遇到过:
Q:为什么每次有重要作业或者考试,我就会很纠结,一方面想要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又总会拖延,心里虽自责,但就是不想去做?
拖延其实是一种回避行为,它会让我们暂时不用去面对困难或烦恼的事情,减轻焦虑。但是,长远来看,会损伤我们的效能感,强化内疚、自责、焦虑和无力感。被拖延的任务往往是那种大而复杂的,很难一做就成,需要耐受不确定性,并且忍受一时的挫败感。而对有些人来说,做好一件件事情,是自尊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很恐惧“做不好”,那将是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于是,他们很难忍受挫败感,甚至是挫败的可能性,一旦不顺利或者没有正性的反馈,便会回避拖延。
Q:为什么每当别人向我提一些要求,即便我不想做,但仍然无法拒绝?
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过度的强调服从。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保持关系和谐,避免冲突,就尽量顺从,满足别人的期待,忽略自己。也许我们曾经反抗过,但发现对方不能理解和体谅,反抗之后更难受,修补关系更累心,于是便不敢再生事端。过去的经历对我们现在的行为和选择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开始是意识不到的,随着心智的成熟和发展,才能逐渐看清当下面对的人已不同于过去,当下关系的性质也不同于过去,在新的关系中,我们才可以学着用新的反应来互动。
Q:为什么见不到父母非常想念,但是一起待几天后又矛盾不断?
曾几何时,父母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是那么需要他们,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和脸上的笑会让我们觉得整个世界是又亮又暖的。他们稳定、温暖的存在为我们注入了最初的安全感和连接感,这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体会过这样的亲密无间之后,我们才能够如风筝般御风高飞。当我们灰心丧气的时候,也正是父母的接纳和支持为我们重新注入能量、渡过难关。也许长大后的我们会觉得和父母渐行渐远,互相有很多看不顺眼的地方,因为曾经的亲密一体要逐渐转变成两个既独立又相互连接的个体,这个过程对双方都是很大的考验,会有很多矛盾、激烈的情绪,也需要日渐成熟的我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接纳和引导父母,修复关系中的裂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亲子之间想要在情感上彼此靠近,连接的原动力是永恒不变的。
做到这六点可减少心理问题
1.规律作息规律作息除了保证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和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远离烟酒长时间吸烟或饮酒对情绪有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形成烟瘾或酒瘾,正常的脑功能也会受到破坏。可能有些人会问,偶尔的吸烟饮酒是不是没关系?比如“以酒助眠”?“小酌怡情”?这些理解是错误的。目前研究发现,吸烟饮酒是不良的减压方法,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饮酒带来的睡眠也不是正常健康的睡眠。
3.培养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帮助我们表达自我。研究发现,拥有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4.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情绪的第一步是学着察觉自己的感受,明白情绪没有对错,逐渐了解感受背后的想法、需求与期待。学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帮助我们缓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力。推荐的减压方法有不同种类的运动。例如,接触大自然,艺术活动(如绘画、唱歌等)、阅读、写作、冥想等。
5.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研究发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大学时期,我们经常要面临很多相处的问题。比如,如何和不在身边的父母相处?如何和亲密的爱人相处?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和自己相处?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促进自身健康。
6.学会求助大学生处于青年早期,面临很多的发展任务。比如,爱情的体验和经营,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自我身份和能力的评估定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职业的规划等。从以学业为主的中学跨入多元化发展的大学,很多同学会感到不适应和迷茫。
成长的路上难免有困境,希望大家困难时,不必独自承受痛苦,及时向身边信任的亲人、朋友、老师求助,相信“办法永远比问题多”,再困难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