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事例详细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10-2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9万
展开全部
1、班超出使西域

经过准备之后,班超和郭恂率领部下向西域进发,先到达了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

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

班超估计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对部下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让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原因。

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侍者感觉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回答,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

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

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

喝到酒醉的时候,班超故意激怒大家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

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不以礼相待了。

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吗?你们看这怎么办呢?”

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你决定吧。”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用火进攻北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他们。

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

有人说:“这件事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

班超大怒说:“是凶是吉,就在于此事。

郭从事是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计划,我们就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部下都一致称是。

这天天刚黑,班超就率领将士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

当时天上刮大风,班超命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的后方,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

又命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

安排完后,班超顺风纵火,一时间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

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

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匈奴人都葬身火海。

这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的由来。

第二天,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郭恂先是吃惊,接着脸上出现了感觉不公平的脸色。

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便抬起手来对他说:“你尽管没有与我们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

郭恂脸露喜色。

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

班超好言抚慰,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朝廷,并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为人质。

二、唐代日本遣唐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

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

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十二次。

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

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

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三、玄奘天竺取经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一名和尚,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在做和尚时他常常研究佛学。

后来为了更多的获取知识,于是他到处拜师学习,又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所以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经书。

但是玄奘也发现佛经上有很多的错误于是他就决定去天竺学习佛经。

他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当时的朝廷不许唐人出境,他还被边境的兵士发现了,于是让他回长安去。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而是逃过边防关卡到达瓜州,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艰难地走出了玉门关。

不仅如此还路过了沙漠,其路程非常的艰险。

高昌王麹文泰也非常信奉佛教,听说玄奘是从大唐而来的高僧于是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邀请他留在这儿,但是玄奘坚决不同意,没有办法他只好送他离开还派了很多人跟随他,并且写信给沿路的国王们,让他们多加照顾玄奘。

他们一行人走过了雪山和冰河,经历了很多困难终于到达了天竺,天竺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里面有一个很有名的大学者,来到这里的玄奘虚心向他学习,在那里大约五年的时间就把经书全部学会了。

不得不说玄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对佛经有着非常通透的理解。

玄奘的游历不仅在佛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在公元六百四十五年,他带着六百多经书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长安,他的取经事迹震惊了当时的长安百姓。

当时的皇帝也对他大加赞扬,于是隆重的接待了玄奘,玄奘也对此次的游历进行了详细讲解。

四、丝绸之路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商人来往通商的要道,其上的商队络绎不绝,非常的繁忙,但是事实不是如此,一个外国汉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得到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丝绸之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通到底的道路。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以为中国的商人一定直通罗马,然后特产卖到哪里,其实并不是,中国几乎没有和罗马帝国进行过直接的贸易活动,所有的货物基本都是从中东转手,然后卖到罗马去的。

而且所谓的丝绸之路卖出去最多的货物其实也并不是丝绸,丝绸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些特产而已,而且丝绸的价格比较贵,只有罗马的大贵族才能买得起。

所以说真正能够对西方造成巨大影响的货物其实并不是丝绸,反而是中国最为惯常的物品,比如说纸张才对西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为是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纸张,这个跨时代的发明直接改变了中国文明传承的方式,大大节约了知识传承的成本,纸张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方以后,同样也对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西方的文化才开始大范围的普及,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改变西方的文明。

公元前39年,悬泉地区就已经有很多栗特族人和中国进行贸易了,当然那个时候中国和他们的贸易主要还是骆驼,而且因为商业的发达,很多栗特族人因为有利可图而选择在丝绸之路上定居,然后从事各种服务业。

丝绸之路其实并不是一条恒古不变的道路,在不断的通商过程中,因为环境和政治等因素的变化,道路其实也会有细微的调整,这些基本上都是商人们慢慢探索出来的。

五、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这七次,可以说他下西洋,对中国以后的发展有很多的意义。

甚至他可以帮助中国和东南亚印度,东非, *** 很多人民之间都有很好的往来,促进了这一项,各国的友谊。

更是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在明朝的政治,以及综合国力强盛和经济上都作出了一定的标志性的事情,也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繁荣昌盛。

毕竟他是作为一个和平的使者去到那里,也是为了宣传自己国家的怎么怎么样的好。

更是向外面的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技术,像我们国家那时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

技术可以说是天下只此一家,为后来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也是为了展示中国最强大的一面,让很多的国家也臣服于我们的国家之下。

可以说他游遍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我国在古代航海史上,比较壮观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的游船也让他见识到了别的国家的航海技术,和文明,带回国家在进行发展。

也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震慑了这些的倭寇乱党,更是,把蒙元的势力给压制住,保护了国家人民的安全,国家的威望。

可以说,作为现在来说,就等于就是宣传了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海外进口贸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班超出使西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之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