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的观后感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8-06 · TA获得超过556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5万
展开全部

  在《大空头》中,便刻画了几位,事实上主要是三方空头的不同表现。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大空头》的观后感,希望能帮到你!

  《大空头》的观后感(1)

  昨天在家无事,看了一部经典的金融大片《大空头》,其精彩实在让人心情澎湃,同时其中故事也大多是我个人经历过的事情,看着着实有一种共鸣!

  房地产的泡沫,华尔街的欺诈,整个金融系统的混乱,以及整个经济形势虚假繁荣之后的崩溃。看着当前中国房价的泡沫,信贷系统的作假,银行审批的“形式合规”,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崩p,那个惨烈恐怕远远胜过于2015年的股灾和资本寒冬。

  经济软着陆,意味着通货膨胀的继续;经济硬着陆,流动性就会枯竭。进入2016年,南方的工厂纷纷倒闭,失业率的大幅攀升,房价承载了过剩的货币资金,导致其脱离了实际用途,变成了投资品。当供过于求之后,没有下个接盘的人,就是噩梦降临的时候。只是看谁套着严重,到时候的重资产无法变现,失去偿还能力的人只有跑路,最终为经济买单的依然还是底层民众。

  金融行业的本质是通过杠杆,将资本金放大,实现超额收益。对于个体而言本是无可厚非,但是当所有的人都用金融杠杆,大家都开始鼓吹这种虚假繁荣的时候,遭殃的恐怕就是最没有脑子的人了。而往往最没有脑子的人,就是金字塔最低端的民众。

  我们总是坚定地相信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但是到最后却发现没有人比我们更傻了。房价的暴涨是个坑,其房地产的泡沫归根结底还是信贷的泡沫,资本家利用中国人期望有个房子的梦想,鼓励大家超前消费,最终却让人们成为了银行机构的奴隶。看看现在的房奴、车奴、卡奴,就可想而知现在的人活着有多累。当央视记者问八十岁还在捡破烂的老太太“你幸福吗?”,动动脑子,你说她幸福吗?

  经济是有周期的,牛市是经过漫长的熊市熬出来的。同样,熊市的到来也是在疯狂的泡沫之后爆发的。依稀记得2012年股指下跌到1864点,专家媒体们大放阙词,看空市场会下跌到1664。当2015年股指突破5000点的时候,专家媒体们又大肆鼓吹股指将突破一万点。其实说这些话的都是同一批人。

  当去年xx日报刊文《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之时,市场在5000点便形成了“地球顶”,看着日益增多的百元股,再看看其可怜的业绩,当泡沫透支到尽头,稍微的风吹草动就会使其破灭。股灾之后的一年多,直到现在,股指依然徘徊在3000点附近,中产阶级伤亡惨重。大家期望着某个造假的机构或者官员为此事件负责,最后却只有一个倒霉的证监会主席肖刚拍屁股走人,一个倒霉蛋欣泰电气退市。所有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漫长的等待,等待下一波牛市到来,到时候疯狂的民众们是否会再次杀到山头站岗?答案是:“一定的”。

  去年的'股灾差点断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那么未来的房地产崩p,鬼城遍地,不知将会有多少人跳楼呢?

  《大空头》的观后感(2)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多加小心;惹祸上身的是你自以为懂的事。)(By马克。吐温)

  这部获得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其实在电影圈,似乎反应不嘉。毕竟,要更好的看懂这部电影,需要了解金融圈那些堆积如山的、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和公式,对于以放松、消遣、娱乐为主题的电影圈来讲,确实很不讨喜。当然,对于电影的意义,远不止放松、消遣和娱乐这一点。而通过电影,去认识和感受不同于平常的经历和生活,是我自己定义的电影的根本价值。

  那么,从我的标准来看,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高分电影了。(后面内容,严重剧透)

  在电影中,有四组不同的人马,从自身所接触的层面出发,在不同的方向上推进、研究、琢磨,最终发现了那个事实——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阶段的崩溃边缘。——这就好比面对一个现在最为流行的词在表达的内容:发现了‘风口’。

  发现这个‘风口’的过程,充满了四组人马各自的曲折,这本来就是一个相当不易的过程。而当他们满心欢喜的等待接住这个天大的‘馅饼’时,麻烦才刚刚开始。——关键,就在于‘等待’两个字…经济崩溃,在当时看来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具体在哪个时间点上崩溃,就没有人知道了。而‘等待’,恰恰是最需要成本的,相当高的成本…它包括资金成本(按月不断追加的担保金)、心理成本(在心理上对于自我怀疑和抗压能力的磨砺)、道德成本(对于做空行为需要面对世俗的排斥和抵触)、司法成本(FBI介入的内幕调查)…等等。

  是的,能扛过这些之后,你就有机会取得你目标的结果了。当然,如果没有扛到最后一步,将面临空手出局,甚至负债破产…而最终是不是真的能实现目标,真的只是一线之隔的事情。

  整部电影,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这个‘等待’过程的讲述和表达。这是一个对人全方位考验的过程。在找对了‘风口’的情况下,依然要经历这些‘九死一生’的过程,剧中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纠结与彷徨…不断冒出的自我怀疑,不断出现的团队内部怀疑,不断面对的来自外部世界的质疑…这些过程,看得我心如刀绞。——这些,将是我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必定要面对…那个程度、并且可能是更大的程度。

  其实,根本无所谓风口不风口,因为世界的根本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所经历的所有,就是你自己价值的积累和体现。因为,这些才是实现路径上一定会经历的,这些就是实现路径上需要经历的。——这个世界上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本来就不多,不经历这些,怎么会轮到我们自己呢?!——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如果实在不能实现,那么,你在别的地方也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最艰难的部分,你已经经历过了。

  正因为如此,我认识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了。

  因为,我知道,我的实现只与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有关,而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我自己可控。那么,我的实现,我自己可控。——而这,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事实。

  《大空头》的观后感(3)

  周末抽空看了一部美国的电影《大空头》,讲的是主人公们在05年发现美国的房地产业泡沫已经成为事实,而对赌房地产会崩p,到07年大赚一笔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就成为做空美国房地产业的导火索。

  当他们赚取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时,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看到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几百万人失业,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矛盾重重。可他们也是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代表。美国的法律不会制裁他们,因为他们是合法的。究其原因,是谁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呢?这才是根本原因。谁造成的原因,谁承担的代价就会更大,当然是美国的银行业。

  对比国内房地产行业,算不算巨大的泡沫呢?房价对应收入比、官方公布的7。8亿平米待售库存、空城、房叔房姐、蜗居等等已经说明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了吧。可谁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呢?谁应当为此付出代价呢?谁会做刺破泡沫的人呢?在国内肯定没人敢做大空头的。

  刚性需求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改善性需求就别自不量力了。其实,说起这个“刚性需求”这个名词,我觉得无比可笑;但是,我也极其佩服使用这个词用来推销房地产的第一人,太适合这个国情了。先说说为什么可笑。刚性需求是用来形容人与房子的关系的,看似恰当,只不过是一顶好看的绿帽子。房子就是住所,是人类最基本需求的生活资料,它如同温饱一样重要。人类发展的第一步就要为温饱和住所奋斗,因为这是实现安全感的第一步。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在五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足以解决温饱和住所问题了。发展的进程的下一步,是追求科学、艺术等等更更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当然这一进程被自然灾害、战争、恶政严重阻碍了。可毕竟还是进化到了文明社会。可就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无数的人为这个“刚性需求”疲惫不堪,不可笑吗?这无数的人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去探寻智慧,去自我超越,这个国家岂不是进步的更快吗?如何适应国情,就不赘述了。

  是谁造成的滔天泡沫的应当承担责任,应当付出代价。众多叼丝,因为买不起房,结不成婚,在付出着代价。请比叼丝勇敢一点吧。纸是保不住火的,用什么能包的住泡沫呢?有句谚语:玻璃的宿命是破碎。难道泡沫的宿命能硬的过玻璃吗?

  《大空头》的观后感(4)

  《大空头》讲美国房贷大泡沫的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只看了一遍,没看懂。我看电影就是为了锻炼听力的哈哈。

  对于金融行业,我知之甚少!

  对于看后的想法有几点:

  1、可以做一些提前消费,但是前提一定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当然,这个能力范围之内包括了你是否可以运用父母亲戚朋友伴侣孩子的资源。可是,我的建议仍然是,除自己以外的任何资源都是不可靠的,即便想使用,也要节制。比如,你一个月的薪资是1000rmb,那么你房贷的数额尽量小于等于1000rmb。凡事,给自己一个底线非常重要。大部分人抗压的能力都挺弱,想要睡好觉,就不要过度提前消费。影片中的房贷泡沫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有些人贷款买了太多房子,所以最后无力偿还。试想,如果能力有限的人仅仅拥有两套房产,是不是不至于无力偿还呢?至少,无力偿还时,船好小掉头,可以卖掉减轻压力。

  2、电影里讲的我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如果要投资房产,地理位置很重要,尽量投资好卖的房产。

  3、踏实的做人,不要想投机取巧的事情。尽量做实业来积累财富。如果想碰股票债券证券保险金融之类的投资,请务必了解自己的能力。我是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对于金融业完全不喜欢,也没法研究下去,非常不适合做金融投资。

  4、即使在美国,也存在着道德沦丧,也存在着道貌岸然,也存在着缺少良心的人,总之,有人的地方,一定是各类的人都有。如果我不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尽量把自己放在离那样人少的地方,这样生活起来才舒适。美国的社会体系中,其实法律规范很健全,所以,显现出来的是人们的素质相对高一些。

  5、世界上的财富规律就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我想这个规律适用于从古至今。不需要成为最富有的人,一个人太富有了,未必有那个福气享受他们。太富有,如果精神世界跟不上,往往失去的是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庭。太过富有,身边的人就会多起来,让人看不清楚真假,也不知道忘记了珍惜。财富这个东西,可以追逐,不要贪婪,即便追逐成功了,也要强化精神世界来消化。

  6、影片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脑子不一般的人,是普通人比不了的,没有模仿性。但是,这个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请别贪婪,否则报应迟早到来。

  7、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家人!陪伴自己的、能给自己心灵上慰藉的永远是家人。

  8、要量体裁衣的做自己,不能盲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愉悦。财富,也必须追求,但是要有度,慢慢积累,才能慢慢消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