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对联?
展开全部
要对对联,先要通过平仄关。
对联分为上下联,如何判断,根据最后一个字来判断,如果我们上过小学,那么应该知道,在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发音,分别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譬如以“a”为例,分别为“ā á ǎ à”,古人把第一声称为“阴平”,第二声称为“阳平”,合称“平声字”,简称“平”;把第三声称为“上声”,第四声称为“仄声”,合称“仄声字”,简称“仄”;现代人的发音和古人的发音是不一样的,现代人就是我刚刚说的四声,依据标准是《新华字典》;古代人是五声,除了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以外还有个特别的发音叫“入声”,发音短促且逼仄,依据标准不同的朝代有不同对应的韵书,如《佩文诗韵》、《切韵》、《广韵》、《平水韵》等,现在已经归纳进现代汉语的四声里了,唯有一些地方用语如粤语里面还保留着。
所以我将现代人的发音简称为:“今声新韵”;古代人的发音简称为“古声旧韵”。这样容易区分。
其次,平仄关至少包含了:
a、辩平仄。起码我们要懂得每一个字的平平仄仄吧?我们就以今声新韵来说,《新华字典》我们得熟悉;不熟悉就翻字典了!
b、识平仄。懂得平仄应该在对联里面怎么用。对联分上下联,一联叫出句,一联叫对句,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定上下联,上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字,下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平声字,很少有特例的;
c、用平仄。对联撰写的标准是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这里说起来简单,但展开来就比较复杂。譬如,我们以7字联来举例,就有两种基本句式,称之为“律句”,有两种基本句式的变体,称为“拗句”,我们以律句为例,那么就是:
律句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律句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且,它们彼此又是极为工整的对联格式。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律句一:囗平囗仄囗平仄
律句二:囗仄囗平囗仄平
——把这些弄明白了,对联的平仄关就算基本上过了。
以上我用的知识依据的是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王力教授(1900-1986)的《诗词格律》,如果不清楚,自己去百度吧!
对联分为上下联,如何判断,根据最后一个字来判断,如果我们上过小学,那么应该知道,在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发音,分别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譬如以“a”为例,分别为“ā á ǎ à”,古人把第一声称为“阴平”,第二声称为“阳平”,合称“平声字”,简称“平”;把第三声称为“上声”,第四声称为“仄声”,合称“仄声字”,简称“仄”;现代人的发音和古人的发音是不一样的,现代人就是我刚刚说的四声,依据标准是《新华字典》;古代人是五声,除了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以外还有个特别的发音叫“入声”,发音短促且逼仄,依据标准不同的朝代有不同对应的韵书,如《佩文诗韵》、《切韵》、《广韵》、《平水韵》等,现在已经归纳进现代汉语的四声里了,唯有一些地方用语如粤语里面还保留着。
所以我将现代人的发音简称为:“今声新韵”;古代人的发音简称为“古声旧韵”。这样容易区分。
其次,平仄关至少包含了:
a、辩平仄。起码我们要懂得每一个字的平平仄仄吧?我们就以今声新韵来说,《新华字典》我们得熟悉;不熟悉就翻字典了!
b、识平仄。懂得平仄应该在对联里面怎么用。对联分上下联,一联叫出句,一联叫对句,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定上下联,上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字,下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平声字,很少有特例的;
c、用平仄。对联撰写的标准是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这里说起来简单,但展开来就比较复杂。譬如,我们以7字联来举例,就有两种基本句式,称之为“律句”,有两种基本句式的变体,称为“拗句”,我们以律句为例,那么就是:
律句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律句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且,它们彼此又是极为工整的对联格式。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律句一:囗平囗仄囗平仄
律句二:囗仄囗平囗仄平
——把这些弄明白了,对联的平仄关就算基本上过了。
以上我用的知识依据的是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王力教授(1900-1986)的《诗词格律》,如果不清楚,自己去百度吧!
展开全部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