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之战后,明朝可不可以灭掉日本?
万历朝鲜战争,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1598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包括两次战争,第一次是在1592年4月-1593年7月,以中日议和结束;第二次是在1597年2月-1598年12月,以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结束。
这场战争的起因完全是日本单方面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朝鲜向宗主国明朝求援的时候,明朝一开始还无法判断,怕是日本和朝鲜合谋,使明朝军队陷入战争泥潭。后经朝鲜多次派使节请求,明朝才认清形势,怕日本灭了朝鲜后,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于是决定出兵作战。
第一次全面作战,明朝命宋应昌为经略,名将李如松为提督,率领四万多名大军渡江增援。同时又派遣游击将军沈惟敬前往平壤,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李如松指挥的明军取得了战场上 的主动权,明军胜多败少,日本提出休战,李如松统一议和,战争随进入僵持对峙状态。
休战一年多后,日本又发动了第二次侵略战争。明朝以麻贵为总兵官,统率南北诸军,开赴至朝鲜的第一批明军共约3万余人。先后取得 稷山大捷、蔚山之战、鸣梁海战等战役胜利,日本侵略军随即撤出朝鲜,万历朝鲜之战取得最后胜利。
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影响,明朝由于辽镇精锐损失严重,短期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只能坐视努尔哈赤日益强大。从后面后金崛起情况看,明朝绝没有灭掉日本的可能,连相对落后的后金势力都无法摆平,怎么可能跨海作战,消灭组织能力完备的日本呢。
关于这场战役,中、朝、日等国的称呼各有不同,中国多称为「万历朝鲜之役」;朝鲜则以干支纪年称为“壬辰倭乱”,并将于1597年爆发的第二阶段战事称为“丁酉再乱”,事实上,朝鲜位居海陆交接之处,向来是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的争夺要冲。当蒙古帝国欲东征日本时,忽必烈便在当时的高丽国内设置征东行省,徵发兵粮战船渡海作战时基乎全军覆没。朝鲜战役为中日朝三国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日本在战争时掳掠为数不少的朝鲜人员和文物,促进本国的儒学和陶瓷烧造技术的提升。日本与朝鲜经过这次战火洗礼,改进了火器与军队的素质。至于明朝为此耗费不少国力,使其在日后难以阻挡崛起的努尔哈赤。不过明朝力战保全朝鲜的理由,除了传统儒家字小存亡的名分观念以外,最根本的原因仍是朝鲜为中国门户,有巨大的地缘战略价值。明朝长期闭关锁国政策寻求自保,知道朝鲜半岛战略价值而介入朝日战争后损耗巨大。这时明朝内乱不止大谈跨海作战与劳师远征日本的条件都不具备;若灭亡日本,物资供给与兵源运输怎样到九洲、四国、本洲等地,如何登陆?元太祖忽必烈派遣蒙古军队拆戟海峡记忆犹新。况且东北女真部落在角逐中逐渐掘起,瓦刺与鞑靼在蒙古高原注视大明的一举而动,而这场中日朝的三方大战,可说是最早的「朝鲜战争」,比起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整整早了358年,而且惨烈程度毫不逊色。为此明朝在万历年间内外形势不可能灭亡日本。
不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来说。
政治。万历时期,已经是明朝中后期,失去了前期开拓边疆,冒险精神。而且当时的文官集团因循守旧,只顾着内部斗争很少有放眼看世界的人士,从主观上,只求打走敌人,保持现状而已,是不会有攻占日本本土的冲动的。
经济。虽然刚经过张居正改革,但是也就是为大明续命而已。就像是给重病的病人来了一针强心剂,这时候指望病人能生龙活虎的再展雄风,那只会更快的耗尽他身上最后一丝元气。万历三大征,可见一斑。此时明朝已经弊病缠身,从开始几千人入朝到后期人数最多时候,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主要还是无粮无饷,甚至还要皇帝发内帑支应战事。
军事。戚家军抗倭后在辽东彻底消失,卫所彻底崩坏,九边家丁盛行,国家几无可战之兵。仅存一些能打的,正在向私兵发展。就算跨海打赢了,试问,还是大明的军队,听大明皇帝的吗?同时,海军废弛,整个战争时期,反倒是李舜臣的龟船大放异彩,明朝水师酱油居多。如果要征伐日本本土,对于饱受倭寇骚扰沿海的大明来说,殊为不智。
综上所述,大明当时,不会,不能,也不敢进攻日本本土。
海禁不解除,海军不发展,你拿脸去解决日本。
万历三大征,听上去像是宣扬了中华之威,其实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朝鲜国王皇位不要,过来诉苦。
我们辛辛苦苦帮他们打退了日倭,结果分文不要,这不是赔本赚吆喝是啥。
酸腐们满嘴仁义道德,只要面子上的满足。
结果一边保护东南士族权益,一边自己吃饱,一边让国家不要掠夺藩属国财富。
典型的两面人,恶心到了极点。
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郑和下西洋行动就被暂停了。
明朝也几乎进入了海禁时代,而且国内赋税越来越不够用,对外启航几乎没有条件。
别说打到日本岛,我估计半途的风浪都顶不住,再来点海盗船,都不用正规军,直接就崩溃了。
而且拿下日本这种决策,是不可能被肯定的。
因为酸腐们不可能允许朝廷主动向外扩张,那不符合仁义思想。
万历是最离谱的皇帝,他不上朝,纯粹是懒政,把朝政交给一群酸腐胡搞瞎搞。
你好歹学学嘉靖啊,人在宫里,但底下就没啥事能瞒过自己。
懒政几十年后,明朝早已命入膏肓。
明朝末期叠的诸多buff,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指数爆炸的。
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万历年间援朝胜利是胜利了,但明朝国力损耗严重把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所积攒的一些家底损失殆尽(战争异常的耗费钱粮和国力),实际上也为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跨海灭日谈何容易!
不可以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条件都不可能灭掉日本。主观来看明朝是严格按儒家价值取向建立的国家,严守适宜农耕的疆域。朱元璋开国以来就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至于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五征漠北都是为了消除蒙古对中原的威胁,并不是为占有大漠南北。
我们没有侵略别人的习惯,更多的时候是以德报怨。再说以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补贴一堆朝贡国都作难了,哪有钱养活穷的连裤子都没有日本。
打仗,战争实力打的是钱粮,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经是被自己人掏空了国库!国内有大灾需要平复,刚刚经历了朝鲜之战,国库更加捉襟见肘!
还有蒙古边境问题,都在困扰着明朝,
所以已经是无力征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