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的发展简史
粤语流行歌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这也是香港流行文化变迁的50年。
梳理这段历史,能发掘很多歌曲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内涵。
最近,著名音乐文化人黄志淙在新书《流声》中,将香港流行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源流、工业状况、技术条件及台前幕后的经验和想法,有条不紊地一一呈现出来。
“小曲”主流
由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粤语歌都系以“小曲”主流,即用粤曲方式唱流行歌曲,大多数粤语歌几乎都是电影插曲,如韦秀兰演唱的电影《一水隔天涯》同名主题曲《一水隔天涯》 ,萧芳芳的《郁亲手就听打》等。
许冠杰提升形象
粤语歌红歌无红人,这种现象一直到许冠杰出现就开始不同,60年代后期,许冠杰因主持而走红,1974年,许冠杰推出《双星情歌》令粤语歌形象提升。
除了许冠杰,另一个突破是顾嘉辉的《啼笑因缘》。
他们二人的努力使一些只肯唱英文歌的歌星,都开始改唱粤语歌,例如林子祥、罗文、甄妮、陈洁灵、谭咏麟等等。
1979年香港电台举办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选举,是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肯定。
香港乐坛全盛时期
粤语歌形象提升之后,很多填词人和作曲家都开始写一些严肃性和艺术性的粤语歌,其中几个代表人物有黄沾、郑国江、卢国沾、邓伟雄、黎小田和顾嘉辉等。
而粤语歌逐渐成为香港乐坛主流,歌星亦开始要求包装,于是出现好多偶像歌星,几个代表人物有许冠杰、徐小凤、罗文、甄妮、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都以形象同包装突围,红到爆灯。
那个时期也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也有人听粤语歌,甚至试唱。
其他歌星如林子祥、陈百强、钟镇涛都唱到几乎所有中文地区有歌迷。
香港乐队热潮
香港在1986到1989年期间兴起一股乐队热,唱片公司签了好多乐队出碟,乐队之中的代表有Beyond、太极乐队,另外出现很多歌星如叶倩文、彭羚、林忆莲、关淑怡、陈慧娴等。
那个时期粤语流行歌曲出了好多新血,例如林振强、林夕、陈少琪、小美等等。
“四大天王”时期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
他们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
虽然张学友凭着出众的歌艺而雄霸整个乐坛,并成为了1990年代的乐坛巨星,但乐坛已开始出现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象。
另外,虽然王菲和郑秀文在1990年代中期成为乐坛天后,但声势不及”四大天王“。
香港乐坛开始变成由男歌手主导,直至2000年之后为止。
“K歌”文化
”K歌“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音乐文化之一。
自从香港盗版音乐充斥市面起,香港乐坛开始处于低迷,致使唱片公司收入大减。
于是,唱片公司与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独家试唱歌曲。
唱片公司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会要求音乐人在作曲时采用较简单的音乐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乐迷较易掌握该歌曲。
大部分歌曲以情歌为主并开始公式化,由于要迎合市场需要的关系,结果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