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是庞涓害死的吗
魏国被秦国打败后,魏惠王看到魏国内外交困,国势一天天衰落,很是焦急,就用重金招募有才能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魏国人庞涓和齐国人孙膑是同学,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军事,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庞涓听说魏王招贤就去应召,担任了大将,兼任军师,帮助魏惠王打了好几个胜仗,他得到魏惠王的信任。后来庞涓也来到了魏国,魏惠王让他担任客卿。
庞涓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知道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怕他超过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让魏惠王认为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果然中计,挖去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刻字,从此孙膑就成了一个残废人。
时间长了,孙膑终于知道自己原来是被庞涓给害的。为了逃离魏国,将来报仇,他就装起疯来。齐威王知道孙膑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偷偷派人把孙膑接到齐国去了,并且拜他为齐国的军师。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当时魏国为了扩张去攻打弱小的赵国,于是作为齐国的卫星国赵国就去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的计划是直奔邯郸,同魏军的主力交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不赞同这种硬碰硬的战法,孙膑说:“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会倾巢开赴邯郸,听候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后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的都城大梁?
庞涓知晓,一定会放弃邯郸,回师相救。这时我们可以在半路上拦截魏碑军,这既可以解邯郸之围,又可以痛击魏碑军,一举两得。”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于是他命令人赵国退兵救大梁。由于魏碑军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很快在齐军的埋伏的桂陵地带,将魏军打败,死伤两万多人。这就是桂陵之战。
这次战役的结果是孙膑杀死了庞涓,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齐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当时强大的魏国呢?关键是当时齐国得到了一个旷世人才---孙膑。孙膑用他的聪明和智慧帮助齐国打胜了魏国。不管过程是如何,起码我们看到了人才在这两个国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孙膑这个人才,才使得齐国在两国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看到了人才对一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赢得人才就赢得未来,所以人才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战国时期是个什么背景,诸侯变法,任用贤才,变法实现国力强盛。这个时期魏国政治上的矛盾是什么,变法与守旧的矛盾,旧贵族与新贵族的矛盾,外国贤才与本土贵族的矛盾。要求集权的国君与要求特权的贵族之间的矛盾。
孙膑是什么?他虽然是鬼谷门徒,名气很大,但是他对于魏国是个外人。国君提拔孙膑损害的是谁的利益,很明显是旧贵族的利益,而不是庞涓的利益,两个人都是外国人,本来就弱势,不报团取暖,只会被人打压,俩人本来在阶级利益与政治立场上就应该是一样的。孙膑被任用与庞涓联合损害的是原有贵族的利益。
孙膑刚到魏国,年轻人吗,总是显得锋芒毕露,总觉得自己身有不世之才,应当得道中用,去平定天下,有一番作为。
这种态度恐怕会直接引起守旧贵族的敌视,矛盾一触即发,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青年,找两个人把他抓住关起来不是很容易的事,他知道是谁抓的吗?庞涓把他接到住处有没有可能是保护他?中途被人绑架最有可能是守旧贵族的迫害。
还中途逃出,这简直是闹着玩,严密看守之下,他这点小聪明不是叫人一点就破吗?放他出去最有可能是有意为之,说什么庞涓陷害最有可能是栽赃嫁祸,孙膑最后的那几年其实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同门陷害最有可能是自欺欺人,只不过是给自己年少轻狂的自己找个游说失败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