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的含义?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10-06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3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8万
展开全部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哪些概念教学设计
以下为概念及公式: 名称 含义(方法) 棱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 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abh 立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aaa 通用的体积求法 底面积×高=sh 体积单位换算 1立方。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标准分析是啥意思
【教材分析】  《面积》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面积、量一量、摆一摆、铺地砖。《什么是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套教材为了改变过去偏重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慌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把面积的含义单独列开教学。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沟通、交流,自觉地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分析】  之前,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也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在这一活动中将让学生大胆利用学具,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并择出更科学准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学法引导】  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听算10道,集体对得数。重点讲解25×16  2、师:全对的同学举手,请两位同学带大家一起唱《拍手歌》表示鼓励。好吗?(全班齐动)  [评析:借助拍手歌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情绪高涨。]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
你所理解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怎样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liudong456 的工作室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

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

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

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

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

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

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

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

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

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

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

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

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

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

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

,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

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

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

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

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

学们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3组

、第2个”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

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

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教师说“数

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对错。最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砸蛋游戏,

把代表每个学生位置的“数对......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论文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一篇详实的教案,只不过比教案多一些解释说明,就称为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论文罢了。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
这是一个教案但是有些图复制不上,你先看一下,如果满意,再我博客留言我传给你!!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特点。

2、理解方程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应用圆的有关性质,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应用.

难点:利用圆的基本知识及性质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曲线与方程的相关问题,知道要求曲线方程只需找出曲线方程上一个代表点,然后利用题目中的性质列出表达式化简即可。

(二)依标导学:

初中我们学过的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

根据圆的定义,求圆心是c(a,b),半径是r的圆的方程.

设 M(x,y)是圆上任意一点,圆心座标为(a,b),半径为r.则│CM│=r, 即

两边平方得

+ =

这就是圆心为C(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如果圆的圆心在原点.O(0,0).即a=0.b=0.这时圆的方程为

例:(1)求圆心(3,-2),半径为5的圆的方程;

a=3,b=-2,r=5 圆的方程为 + =25

(2)求(x+3)2+(y-4)2=5的圆心和半径。

a=-3,b=4,r=

三、异步训练: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

(1) 圆心C(-2,1),并过点A(2,-2);

分析:由圆的定义知r=|AC|= =5

而a=-2,b=1,所以将相应要素代入标准方程即可。

(2) 圆心C (1,3),并与直线3x-4y-6=0相切;

分析:圆与直线相切,则连结圆心与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即求半径转化为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r= =3

而a=1,b=3,所以将相应要素代入标准方程即可。

(3) 过点A(0,1)和点B(2,1),半径为5。

分析:本题要求C(a,b),A,B均是圆上的点,所以|AC|=r,|BC|=r,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出a,b的值。

四、达标测试:

求圆心在座标原点,且与直线4x+2y-1=0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

五、课堂小结:

圆的标准方程两要素:圆心、半径

六、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A、3、(3)、(4)

师生共同回答

启发引导学生推导

根据方程形式让学生作答

先分析每一个题型的特征,然后利用圆的性质求出标准方程中所要求的条件代入方程即可。让同学自己组织步骤 (板演)

板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

一、 圆的定义: 例1、(1)求圆心(3,-2),半径为5的圆的方程;

二、 求圆的标准方程: (2)求(x+3)2+(y-4)2=5的圆心和半径;

例2、(1)圆心C(-2,1),并过点A(2,-2);

(2)圆心C (1,3),并与直线3x-4y-6=0相切;

(3)过点A(0,1)和点B(2,1),半径为5...
精心设计作业对数学教学有什么意义
题目所给内容不完整,条件不足,无法解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