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怎样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11-10 · TA获得超过553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

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

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

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

(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

(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

像第(

1

)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

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

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

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

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

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

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

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

《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

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

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

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

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

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

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

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

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

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

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

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事实不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

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

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

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

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

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

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

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