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
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
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精心教育,而称赞是鼓励孩子的一个好方法,能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不过在称赞孩子的时候,家长也需要讲究方法,下面为大家分享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1
1、称赞要具体而真诚
无条件地称赞孩子,用“孩子你真棒”这样的方式去称赞,恰恰是违背了称赞的第一个原则,即称赞必须是具体的、诚恳的。
具体的称赞是父母用赞赏的语气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泛泛的、笼统的、无差别的一句:你真棒!你真好!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啊,你画得真棒!这样空泛的夸奖其实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而且他也不知道妈妈是从哪些方面评价他的,在哪些方面欣赏他的画。他可能会觉得妈妈在敷衍他,并没有好好地欣赏他的画。他也无法学习将来怎么评价自己。
如果妈妈说:啊,你这幅画画的是昨天我们一起读过的书里的场景啊,我太喜欢这个场景了!哦,你居然没忘记在远处画上那个山坡和湖,简直太仔细了!妈妈能看出来你花了很多心思,而且你的记性也不错哟。
这些具体的称赞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他付出的努力被认可了,从而升起自豪感。下一次他画画的时候,可能会想起妈妈的评价,会更仔细或者努力回忆细节等等。
当我们真心地去欣赏孩子,就一定能发现闪光点。当用我们的语言诚恳地去描述这些闪光点,并且让他知道这些闪光点带给我们的感受,孩子就能体会到我们的真诚,跟我们变得更加亲密,此时,我们带给他们的`称赞也就能真正激励他们。
2、称赞将关注点引向过程
我们称赞孩子的目的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逐步认清自己的能力,逐步恰当进行自我评价。
所以,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去关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我们对孩子评价的方式往往影响孩子将来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当我们去称赞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认识到带来成功的这些因素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不是不可控制的因素。
这个很重要:当孩子认为我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获得成功,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形里,他依然会尽量去运用这些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动力;如果孩子认为我上次的成功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也就无法激励他们内在动力。
比如说,孩子一次考试考得好,我们称赞他:你这次考得不错,因为你之前准备地很充分,而且你考试的时候很仔细,一些容易马虎的地方你都做对了!这些因素--充分做准备、仔细,都是孩子可以控制的。下一次考试,他还会继续努力这么做。
这样的评价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会让孩子形成“成长型心理定向”,促使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为自己的努力、仔细等等可以控制的因素。
经常这么评价,孩子也逐渐会用“成长型心理定向”来评价自己。在他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就不怕妈妈给他指出来:你看,这次不理想是因为你这个地方理解不够,或者那个地方没学透。把这些漏洞补上,就没有问题了。孩子就会努力去把知识薄弱的地方去补上。
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妈妈称赞他:考得真不错,我就知道你很聪明!聪明、天分、运气这些因素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
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会让孩子形成“固定型心理定向”,促使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为天分、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因素。
经常这么评价,孩子也会用“固定型心理定向”来评价自己。如果他考得不理想,他会特别泄气:那是因为我笨,这方面内容我就是学不好,或者我运气不好,老师偏偏考到我不擅长的地方。这样孩子的能动性就丧失了。
我们怎么称赞孩子,方式很重要。父母自己需要具备“成长型心理定向”,需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即使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一次比赛没获胜,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气馁,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去弥补做得不够的地方,只有这样才会点点滴滴、持续进步。
3、不必拘泥于句式
很多父母看了德维克的实验介绍,学到一句话:一定要夸孩子努力,不能夸孩子聪明。于是,很多父母夸孩子的时候很拘泥,纠结于一定的句式。
有些父母担心:如果孩子确实聪明,他不怎么努力就考好了,我再夸努力,就显得不真实了。
称赞孩子,一定不要拘泥于什么句式,拘泥就一定会显得不真实。
美国心理学家所说的“努力(efforts)”不是中文里面的“刻苦”、“用功”的意思,而是体现了重视过程并非结果的一种思路,即在这件事情里,你付出了什么。在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很专注、你一直保持着热情和兴趣、你能积极跟别人合作等等,这所有的“付出”就是“努力(efforts)”。
所以无论他是否轻松做到,是否最后成功,我们都可以去称赞他在这个过程里的付出,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欣赏和情感,这才是激励孩子的动力。
怎样正确的称赞孩子2
称赞孩子也要讲求方法和方式。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画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